职业乞讨者又现唐山街头
(记者徐喆、实习生杨天)随着暑期的来到,近日在我市的火车站、繁华街道、广场、公园门口等处,一些带着孩子的妇女乞讨者又逐渐多了起来。
7月23日下午5点半,在卫国路与长宁道交叉口,一位年轻妇随身带着两个孩子正在向过往车辆和行人乞讨。一个三四岁左右的孩子由这名妇女背在背上,另一个八九岁左右的孩子拿着碗学着妇女的样子向过往车辆和行人要钱。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赶紧上前劝导并将其三人带回救助站。
“放暑假了,带着两个孩子来唐山挣点副业。”在市救助大厅里,27岁的妇女“乞丐”张金惠面对自己带着孩子一起乞讨的行为很不以为然:“我有啥错,唐山人的钱好要,也好挣,暑期里挣点钱还有错?”
乞讨大军中34岁的后国文直言不讳:“来唐山五六年了,唐山人有钱,也善良,每天最少可以收入七八十元。”
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对甘肃岷县来唐的这些职业乞讨人员一点都不陌生。“人一旦经历了这种来钱快、又不需要任何技能的生活,就再也不愿意用劳动去赚钱了。”针对职业乞讨群体,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孟兵说,“拿他们没办法,今年年初刚送回甘肃一拨,还不到半年,又回来了。”
据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在甘肃岷县来唐乞讨大军中,有的是全家老少齐出动,或亲戚相携,其中,孩子成了家长们挣钱的“工具”。“天真的孩子们,本应依偎在父母的怀里撒娇,现在却放弃自尊下跪乞讨,孩子们的快乐童年就这样被大人们剥夺了。真让人心酸!”救助站的负责人刘春贵说,“真是没啥好办法,我们也只能对流浪乞讨的未成年人提供一些保护性救助,仅此而已。”
这些“乞丐”为什么在高温炎热的暑期多次卷土重来?面对疑问,刘春贵说:“这些妇女大都来自甘肃岷县,她们往往会把自己打扮得很可怜,怀抱孩子一起乞讨,以博得市民的同情。”
对此,我市救助管理站呼吁市民,面对职业乞讨者,请大家在施舍时擦亮眼睛,不要随意“发善心”,以免让自己的同情心被利用,助长职业乞讨者不劳而获的心理与行为。如果市民遇到确实需要帮助的乞讨人员,可帮忙拨打“110”或者市救助管理站救助热线203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