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 王天译/文 陈洁/图
连日的降雨,使得迁安市杨各庄镇徐流营村残疾村民郭永春已经30多年的住房发生多处坍塌、渗漏,原本作为小卖部的一间住房也遭遇雨水浸泡,房屋岌岌可危。了解到郭永春的困境后,迁安市公安局经侦大队的十多名民警坐不住了,大家动用了自己的4000多元助贫基金,并联合徐流营村村委会,决定一同帮助郭永春翻盖住房,度过难关。记者昨日了解到,这仅仅是该局经侦大队多年来帮扶困难群众的一部分,自2008年经侦大队成立“扶贫济困基金”以来,已先后有多位困难群众受到该基金4.5万余元的善款。
-郭永春的危房多处倒塌
8月7日上午,记者来到徐流营村郭永春的家中时,双腿残疾的郭永春正端坐在炕沿上,看着并不清晰的电视,神情悠然自得。
然而,走出郭永春那已经30多年的老宅,屋外已经多处倒塌、开裂的墙体却让记者触目惊心。在经过7月31日和8月1日连续两天的降雨后,这栋仅有两米多高的古老住宅,石头堆砌的墙体已经有多处发生坍塌,破旧不堪的房顶不时滴下水珠。“地震后建的房子,现在全村都已经不多了,更何况地势这么低,这场大雨过后,这屋子已经住不得人了,更别说当做小卖铺来经营。”徐流营村党支部书记白玉东说。
然而,对于这样的危房,已经52岁的郭永春却没有多少焦虑的情绪,“再过两天,这房子就要拆除了,陈队长说了,会马上帮我翻盖新房,有陈队长和那么多的好民警当做后盾,我真不知道自己还应该担忧什么。”郭永春告诉记者,由于先天性小儿麻痹,他的双腿残废,多年来一直未婚,和年近8旬的母亲住在一起。“房子泡了,起初我真的很害怕,怕房子倒了自己没有住处。可是昨天上午,陈队长来到家中给我送救助金,在看到我这危房后,当即表示,会竭尽所能帮我新盖住房。有了陈队长的话,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郭永春说。
-经侦大队的“扶贫济困基金”
记者采访了解到,郭永春一口一个称呼的“陈队长”,就是迁安市公安局经侦大队队长陈小勇。
陈队长告诉记者,2008年10月前后,为响应市公安局的“五民主题实践活动”,在经过经侦大队全体民警一致协商后,这个由18位经侦大队民警组成的“扶贫济困基金”正式成立了。“自成立那天起,我们就规定,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每月拿出200元的工资,其余民警每人每月自愿从工资中拿出100元,用这些攒下来的钱,去帮助身边急需帮助的困难群众。”陈队长称。
据陈队长介绍,自“扶贫济困基金”成立以来,不到4年的时间里,基金积攒累计金额已有9万余元,向外支出也已有4.5万多元。
基金成立最初,经过地方民政所的牵线搭桥,我们就和郭永春结成了帮扶对子。除逢年过节看望之外,我们每个月都会定期给他送来200元的生活补助。除郭永春外,我们还资助者一对残疾母子、一个残疾青年和一个在读大学生,都已经三年多了,如今,我们之间都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陈队长说,8月2日上午,暴雨初歇,心系几名救助群众的他挨户走访的时候,看到了郭永春的困境。
“房子之前还勉强能住,可这次暴雨过后,已经成了危房。我们要是再不帮他,万一房子发生了坍塌,郭永春和他母亲可该咋办?”陈队长说。
-力争一月内翻盖新房
陈队长告诉记者,自迁安市经侦大队“扶贫济困基金”成立以来,至今已经积攒下了4万多元的基金尚未动用,“这次帮助郭永春翻盖新房,我们不打算动用太多基金,因为和我们结成帮扶对子的这几名群众,家庭都比较困难,一旦生病或有其他意外,这些钱还远远不够。”陈队长说,虽然基金不能动用太多,但郭永春的住房必须翻盖,“经过我们和徐流营村村委会研究决定,由经侦大队和村委会共同出资,将郭永春家比较危险的小卖部进行翻盖,对他家并未发生坍塌、裂缝的两间住房进行加固,争取在一个月内完成这项任务。”陈队长表示。
面对陈队长的承诺,白玉东也连连表示赞同。“郭永春一家生活太困难了,虽然村子里早就把他列为了五保户,但这些钱远不够他翻盖房屋。”白玉东说,村委会经过和经侦大队研究后决定,由村委会解决一部分资金,剩余部分则由经侦大队负担,尽快为郭永春翻盖新房。“我们在昨天上午就已经将一车新砖运过来了,明天就准备着手拆除郭永春的危房。”白玉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