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玫瑰”抗洪一线绚丽绽放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面前是波涛汹涌的洪水,背后是美好的家园。乐亭县毛庄镇37名女干部组成的抗洪抢险团体,巾帼不让须眉,昼夜奋战在抗洪一线, “铿锵玫瑰”在近12公里的抗洪大堤上绚丽绽放。
8月10日,记者来到乐亭县毛庄镇政府,见到了37名抗洪救灾女干部之一——宣传委员汤桂清。从她口中,记者得知洪水过后,女干部们正奔波于各自的包点村,统计受灾情况,开展恢复生产、灾后生产自救、卫生防疫等方面的工作。说起在抗洪大堤上的日日夜夜,汤桂清仍然记忆犹新。
8月3日至4日凌晨,暴雨倾盆,水位猛涨,汛情险急。汤桂清与组织委员吝小辉、挂职副镇长邓瑾负责全长3500米的堤坝,其中有两处险段。后街村的一处放水闸突然出现险情,她们紧急组织群众,协调救援队伍,冒雨打桩,排摆栅栏。邓瑾挥舞铁锹铲石渣,汤桂清、吝小辉轮流撑沙袋……几经努力,即将被冲毁的放水闸被牢牢堵住。
一身泥水、满脸疲惫,她们无暇休整,继续往返于堤坝之上,巡查随时可能出现的险情。“当时狂风呼号、大雨如注,滦河水位距离坝顶仅几十公分甚至十几公分。走在坝上,我感觉好像随时都会掉下去一样。”记者问汤桂清当时怕不怕。她说:“怕!但也要咬牙顶住,因为只要我们在,百姓心里才会有底。”
巡视中,突然有村民报告,在一处百余米长的堤坝背水坡上发现6处渗水点。邓瑾、汤桂清、吝小辉急忙组织防汛村民紧急处置。近150名抢险人员经过半个小时的努力,6处险情被全部消除。
就这样,她们在防洪大堤上一守就是五天五夜。
中午时分,吝小辉、邓瑾回到单位。记者在交谈中了解到,吝小辉、汤桂清、邓瑾三人的丈夫当时也都坚守在抗洪一线。 “我们都在大堤上,顾不上孩子,只能托付给老人……”话未说完,汤桂清的眼睛泛红,言语哽咽。吝小辉夫妇同样将女儿托付给了父母,吝小辉的母亲体弱多病,家中重担全都落在了父亲的身上。8月3日暴雨倾盆,坚守一线的吝小辉却不知道,暴雨造成的积水冲进了她家的地下室……
在抗洪抢险一线上,如同邓瑾、汤桂清、吝小辉一样的“铿锵玫瑰”在抗洪大堤上竞相绽放。
38岁的袁宏伟2010年因车祸肩胛骨骨折,钢板至今还未取出,一遇阴雨天伤处就疼,更别说干活用力了。然而,袁宏伟还是一直坚守在防汛一线,她与护堤村民一起垒放沙土700余袋。
29岁的刘珊珊是吝史庄村的大学生村官、党支部副书记,她的儿子未满周岁,正值哺乳期。汛情来了,她放下孩子,义无反顾地冲上一线。
前黑村大学生村官、党支部副书记洛文倩,在抗洪一线主要负责防汛物资的保管与发放。暴晒引发了皮肤炎症,洛文倩的脸肿得像馒头,但依然坚守在堤坝上。
44岁的王玉珠患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危急时刻她毅然和村民们搬沙袋加固堤坝;刘桂玉为了让大家按时吃上热乎饭,赤脚趟着没膝的大水准备早餐……
危难时刻,毛庄镇37名女干部犹如37朵“铿锵玫瑰”,在抗洪一线绚丽绽放。
(海勇、怀宁、陈燕、建军、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