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陋习成交通事故祸首
随着汽车的猛增,道路拥堵、交通事故等问题也在相应增多。其实,这些问题更多的是驾驶陋习造成,特别是因驾驶陋习引发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比例很大。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顺畅,驾驶陋习要尽早摒弃。
酒后驾车
曾震惊全国的多起酒驾、醉驾案,足以为我们敲响警钟。酒驾遭严惩,醉驾已入刑,面对越来越高的责任成本,“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理应成为每个驾驶人恪守的底线。
开车不系安全带
汽车安全带对许多驾驶人来说是个摆设,理由是嫌麻烦,不舒服。据测试,即使汽车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发生碰撞,身体前冲的力量也相当于从4层楼扔下一袋50公斤重的水泥。这样大的冲击力对驾驶人生命的威胁可想而知。在事故面前,再好的车也不如系上安全带。
开车打手机发短信
开车时接打电话、发短信的行为司空见惯。单手驾驶还兼顾打电话,分心又分力,车辆在快速行驶或遇到紧急情况时,单手对汽车的操控能力不及双手的一半。而注意力转移到电话上,其危险程度与酒后驾车无异。
随意变换车道不打转向灯
转向灯是车辆转向时提示前后左右车辆及行人注意的重要指示信号。但有些人在转弯变线、超车时不打转向灯,或转向完成后忘记关灯,令后面的车无所适从。
不按规定让行
行人在人行横道上具有优先通行权。《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机动车通过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慢行;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有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向车外抛掷杂物
用完的烟盒、饮料瓶、塑料袋随手往窗外一扔,后面和旁边的车辆驾驶人猝不及防,很容易瞬间失控。自己的爱车干净了,却在不经意间制造了一个个安全隐患。
滥用远光灯
夜晚,在照明良好的市区道路上,一些驾驶人却喜欢开远光灯,甚至在与对面会车时也不关掉,致使远光灯老远就明晃晃地照得对面驾驶人睁不开眼。“方便”了自己,却晃晕了别人,等同于你与盲人会车,这种陋习隐藏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轻微刮蹭,争执不休,造成拥堵
高峰时段,某一路段却长时间堵塞。原来是两车发生刮蹭,驾驶人不报警,却在车外争执不休,甚至动手互殴,这样的场景很多人都见过。小事故给道路造成大拥堵,甚至引发治安或刑事案件。最终,当事人都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更大的代价。
我市已实行简易事故快速处理机制,并形成了5分钟警务圈。一旦发生刮蹭或轻微追尾事故,当事人应第一时间报警,警务圈内的民警会迅速赶到现场拍照取证,确定责任,出具快速处理法律文书。之后,事故车即可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这样,对交通的影响、双方的事故处理成本都被压致最小,何乐而不为?
细节决定成败。各种小细节关乎安全行车的整个过程。驾驶陋习之所以成为顽疾,就是因为被很多人当做小节而忽视,因为忽视,才为事故埋下伏笔。因此,驾驶人要珍爱生命,文明驾驶,彻底告别驾驶陋习。闻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