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90后 不同的精彩
(本报记者吕光宇摄影报道)“鸭梨很大”、“不靠谱”、“雷雷更健康”,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些不中听的词语和“90后”这代人联系在了一起,这让充满朝气,志向高远的“90后”们不服气,于是,他们要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利用假期和平时的空闲主动寻找工作或者兼职机会,成为多数“90后”们的选择,这不仅是为了印证自己的实力,更是为今后步入社会累积经验,搭建发展平台。
记者利用暑期对部分90后们进行了走访,这些年轻人相较他们的前辈而言,职业的选择面更广,不仅局限于家教或者散发传单这类的工作,更是愿意尝试新鲜并能够展现他们自身创意与能力的工作。比如:变身成为私家菜馆服务员、服装店的导购员,或者社区保安,以及影院的贩售员等等,而能够争取到这些工作机会,且能在这些岗位上立足,无不是靠着这些年轻人们的努力与付出。正如在一家餐馆做配料师的刘柏成说的,他不怕累,他就是想证明给大人们看看,“90后也是有担当的一代”。
也许,这群“90后”的年轻人们在很多人眼里还不能成“气候”,但是他们希望人们能更多的认可他们的作法,让这个社会看到“90后”的姿态。

①准大学生黄薇,是一名西点送货员。不管天气如何,她都会让胳膊保持一定的弯曲度以保证西点不能有任何的晃动和磕碰。

②大专毕业的王丹丹之前在北京已经工作了一年,来唐山后,从事餐饮服务行业。

③中专毕业的田勇超目前在电影院工作。

④今年成功考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飞行技术专业的张超群(左),利用假期在社区当保安。

⑤准大学生孙美(被绥化学院录取)(右)和么梦然(被乐山师范录取)每天都要站7个小时并面带微笑去面对每名顾客。

⑥来自新疆的苓芝鹏现在在读大四,由于离家远,平时在电影院勤工俭学做贩售员以补贴生活。

⑦被河北师范录取的刘畅,选择了暑期兼职图书导购,希望通过这次工作经历,增加阅历,锻炼能力,以便今后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

⑧烘焙师陈圆圆(左)正在指导徒弟陈思为顾客制作蛋糕。

⑨家在东北的刘柏成,这已是他的第四份工作。之前做过洗车工、数控员,服务员,现在是一名餐饮业的配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