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叶口日记(11)
6月19日,白天晴,傍晚暴雨。
早起去村民曹云云家看她做豆腐。曹云云34岁,丈夫张立国在钢厂上班,她的第二个孩子小津宁刚刚3岁,她无法外出打工,就在家里做豆腐卖,挣个零花钱。她小时候就跟母亲一起推石磨磨过豆浆,那时她母亲自己做豆腐,先把豆浆煮沸,用瓢扬数次散除苦味,然后用卤水点浆,最后压成豆腐,供家里人吃,并不卖。一个月前,随着村里游客的增加,几个农家饭店对豆腐的需求量增大,曹云云瞅准商机,买了一台电动大豆磨浆机,开始依古法制作豆腐。她每天凌晨3点起床,磨泡软的豆粒,烧火煮豆浆,忙得不可开交。我去时,正赶上她往一小缸煮好的热豆浆里放卤水,她边放边用一个铝勺轻轻搅动豆浆,我眼瞅着浆渐渐结成小块儿。之后她把半凝结状态的浆倒入大锅上面一个铝合金制成的盒子里,上面压上一大块水泥块和满满一桶水。她告诉我,一个多小时后,豆腐就做成了。
8时许,随大五里乡党委书记胡春刚上山欣赏奇石奇树。胡书记52岁,从小在农村长大,是个朴实无华、忠厚实诚的兄长。这次他邀请他以前的几位老领导、老同事来游览山叶口,亲自给他们当导游。我虽然上过两次山,但他带我们走的路线我并未走过,听着他一个接一个妙趣横生的传说,倍觉新鲜。一块五彩砾岩的缝隙里长着一丛野杜鹃,而另一块砾石的开裂处竟然长着一棵参天的油松,这些景物怎能不震撼人心呢?还有一块“试身石”,中间有个狭长的缝隙,身材瘦些的,可以从缝隙中正常走过;胖些的,须侧身而过;再胖些的,则走不过去。我们一行十余人,全部通过,皆大欢喜。人生的旅途中,面对人性、金钱、权势,也充满了这样的“试身石”,有人可以通过检验,而有人通不过。其实每个人都被给了修正错误的机会,可是并非每个人都能珍惜这个机会。一路游赏,想到一些经典的古诗句,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阅历渐多,慢慢懂得这个“空”字的妙处。我们内心里装的东西太多了,太杂了,太乱了,太脏了,真的应该时常清空一下,从零开始。两个半小时后,我们下山,再次听到那种叫“找不着”的山鸟的叫声。胡书记说,人们之所以管它叫“找不着”,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山上有千年古参,这种鸟是专门守护古参的,有人去寻参,它就不停地说“找不着”以迷惑寻参人。
村里有五六株桑树,大多长在村民院子外面,孩子们也不大去摘,那些桑葚熟透后就落在地上,成为蚂蚁的美餐,而多数则被行人踩成黑紫色的尘土。村里街道上栽满了李子树、杏树和梨树。有几株酸梨树,树干比鹌鹑蛋略粗,树枝只有拇指粗,却结了数十个荔枝般大小的梨子。那些梨子把可怜的树枝压成了拱形,我担心它们继续长大的话甚至会把树枝压折,但村民告诉我那些纤弱的枝干很柔韧,不会折的。处处充满生命的奇迹!
午后,看村民杨士忠和他77岁的老母亲拆旧房,收拾旧物。三间老瓦房,几乎都是杨士忠一个人拆的,瘦弱的他每天都默默地不紧不慢地工作,满面灰尘,形容憔悴。我问他为啥不找几个帮工的,他说他又没啥事,攒点钱不容易,能省点就省点吧。在杨士忠身上,我看到一种瘦弱表象之下极为坚韧的、与命运抗争的力量!而他的母亲,穿着破旧的灰土布衣服,个儿很矮小,发丝灰白、凌乱,左眼睛有毛病,几乎失明,双手沾满锅底黑灰,但她一刻也不停息,帮着儿子捡砖头,收拾杂物。她像极了我那佝偻枯槁的母亲,我站在她面前,会觉得自己的灵魂和身体不断地变矮,变矮,须仰视才可以与她说话。我们内心的欲望都已经极度膨胀了,我们高傲,虚荣,自以为很高大,很了不起,其实有时我们很猥琐,很龌龊。
傍晚,杨翠华买了一大盆小鱼,准备收拾好招待游客。招牌虽然竖起来了,但前来就餐的游客还很少,不过杨翠华并不气馁,积极做着试营业的前期准备工作,对未来充满信心。任何新生事物在一开始几乎都要遇到一些挫折,成功者往往是那些意志坚定的人。
夜读南朝宋刘敬叔撰的《异苑》数则。《异苑》共十卷,收罗古今怪异之事383则,从晋文公至南朝刘宋时代,凡天文地理、社会人文、自然民俗之神奇怪异之事都有所记载。我非常喜欢其简澹的语言和瑰奇的情节,读来兴味悠然。如开卷第一篇《美人虹》写道:古者有夫妻荒年菜食而死,俱化成青绛,故俗呼“美人虹”。又如《钱变土》写道:晋太元中,桂阳临武徐孙江行,见岸有钱溢出,即辇着船中。须臾,悉变成土。原来,文章可以如此素洁,原来,世界可以如此丰盈。我们在一些领域已经迷失得太远太久了,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突然停电了,我关掉笔记本电脑,躺在炕头,辗转难眠。记者杨盛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