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打车记 对讲机聊天没完没了 捎客说谎话张嘴就来
专稿 昨天一大早,记者打车去火车站,送外甥女去外地上学,感受到出租车司机的服务态度有所好转,不像以前那样拒载短途乘客,但中途捎带乘客及边开车边聊天的问题仍然存在。
前些天记者从火车站打车回家,好几个司机一听说记者去祥富里,都摇头不愿意拉,要不就让记者等着,等他再招徕到几个比较顺道的乘客后再出发。最终记者和3个乘客每人都花了十几块钱拼车回了家。
昨天一大早,记者和外甥女在裕华道路边打车,没用3分钟就打到了车。车开到大里路时,司机见路边站着一名男子,便对记者说:“我问问他去哪,捎他一段中吗?”表面上他是征求记者的意见,但未等记者表示同意与否,他已经减速靠边停车招徕生意了。
那名男子说想去梧桐大道小区里,司机师傅让他上了车,指着记者对他说:“这位大哥急着赶火车,还差十几分钟火车就开了,我只能把你放到小区南面红绿灯那儿,你自己再走几步吧。”那名男子忙不迭地说:“好,好,我多走几步就行了。”记者暗想:这司机也太油滑了,说谎话张嘴就来——我哪里说过急着赶火车呀?但记者并没有戳穿他的谎言。
男子上车后,出租车全力加速,没用两分钟的时间就到了梧桐大道小区的南门。那名男子下车后,师傅坏笑着对记者说:“嘿嘿,大哥你信不,他连屁股都没坐热呢。”
到达火车站后,记者和外甥女买票、候车,孩子上车后,记者边走出候车室,边暗暗想:还得等几个人拼车,不知要等多长时间呢。记者走到停车处的门口,正遇到一辆开着车窗的空车,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招手让车停一下。
车停下了。果然,那位“的姐”先问记者去哪儿,记者如实相告,说是去报社,她也迟疑了一下,才说:“上来吧。”记者暗想:是不是先让记者上去,然后她再继续找乘客,等拼够了一车再出发?事实证明,记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她并没有继续等乘客来拼车,而是拉着记者直接驶出了火车站。
刚上车不久,这位“的姐”就通过对讲机告诉同公司的司机:“挺好啊,又拉到一个十几块钱的。”半路上,这位“的姐”几乎一直在用对讲机跟同公司的司机聊天。从她的聊天中记者得知,近期相关部门加大了治理力度,所以出租车司机不再敢长时间在火车站等长途乘客,也不敢拒载短途乘客了。
这位“的姐”不停用右手把对讲机拿下来,转到左手,再用右手握方向盘,左手拿着对讲机跟其他司机聊天,光是一个中午买螃蟹的话题,就聊了十几分钟。此外,聊天时他们常常不自觉地说粗话,让人感觉不舒服。如果乘客是外地人,影响更是不好。更大的问题是,她每聊一两句,就把对讲机从左手转到右手,再用右手把它挂在铁隔离栏上,取对讲机和挂对讲机的动作至少做了二三十次。后来,她还接起了电话。
记者觉得,她这样做是不应该的,是对乘客的安全不负责任。对讲机的设置,不是让司机们聊天用的,而是应付紧急情况的。反复去摘取和挂上对讲机,一边开车一边聊天,司机很容易分神,从而影响开车的质量,对行车安全造成隐患。建议出租车公司加大管理力度,别让司机们边开车边用对讲机聊天了,即使偶尔需要用对讲机讲话,也要文明交流,不讲脏话。
记者杨盛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