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钢铁女工情系藏区
专稿“张薇阿姨:您好!我在这里过得很好。您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我和我的家人都十分感激……将来,我也要像您一样去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让她们也有美好的未来……”这是一封由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曲孜卡乡寄往遵化市的信,寄信者是一个叫次仁卓嘎的藏族女孩,收信者是遵化市港陆钢铁公司的“80后”女技术员张薇。
2009年年底,港陆公司炼铁厂机动科技术员张薇结识了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盐井中学藏语老师启结尼玛。启结尼玛任教的芒康县地处西藏东南部,自然环境恶劣,启结尼玛老师和一批志愿者常年四处奔波,想方设法为贫困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启结尼玛老师的爱心和执着深深地感染了张薇,在启结尼玛老师的推荐下,张薇认识了一位来自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曲孜卡乡名叫次仁卓嘎的藏族小女孩。次仁卓嘎学习成绩优异,家里还有两个弟弟,因为贫穷,父亲不想让她继续读书。张薇了解到她的情况后,从2010年年初开始,每个月给次仁卓嘎寄200元钱。2011年秋天,次仁卓嘎考上了成都西藏中学高中班,需要交2400元学费,可是家里已经没有钱了,父亲就想让次仁卓嘎辍学。张薇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给次仁卓嘎汇了2400元。2012年春天,张薇又给次仁卓嘎寄去1500元学费和生活费。截至目前,张薇已累计资助这位素不相识的藏族女孩近万元。
1万元钱,在很多人眼里也许并不多,但对于张薇的家庭来说,却并不是个小数。张薇1980年出生于吉林省永吉县,年幼时父亲就因病去世,母亲独自拉扯她和弟弟长大。大学毕业后,她来到遵化工作并在遵化成了家,弟弟考上了大学,照顾母亲的担子就落到她身上。丈夫在江苏上班,两三个月才回家一次,女儿刚刚7岁,照顾公公婆婆、孩子的重任也落到她一个人身上。两个家庭、7口人的衣食住行,全靠她和丈夫的工资收入来维持。尽管她不是“大款”,家庭经济状况很一般,但她依然坚持资助次仁卓嘎。
因为次仁卓嘎和父亲的汉语说得不太好,张薇与次仁卓嘎的联系都是通过启结尼玛老师。次仁卓嘎考上高中后,给张薇写来了本文开头的那封信,虽然语句不是很通顺,但是让张薇感到很欣慰,“小女孩很懂事,懂得感恩,知道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学习非常刻苦。”
2012年8月,张薇又通过启结尼玛老师,与西藏昂仁县一名上小学五年级的男孩结成了帮扶对子。她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更多的藏族孩子创造更大的幸福。
张薇的善举深深影响着身边的领导和工友,大家纷纷加入她的爱心团队。2012年,张薇先后为四川甘孜州甘孜县庭卡乡中心小学捐赠两批文具,为西藏昌都地区、四川甘孜藏区的藏族同胞捐赠五大包衣物,其中大部分是公司领导和同事们自发捐赠的。“幸福其实很简单,能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给别人带去快乐,就是一种幸福。”张薇这样讲述着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周宏武 毛贺方大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