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鲁文琴的“紫砂人生”(图)
发布时间:2012/9/18 9:05:12 | 人感兴趣

鲁文琴的“紫砂人生”

  鲁文琴和她的紫砂壶。 记者郑勇摄

  专稿 她是制壶人,本身也似一把温婉似玉的紫砂壶:光泽圆润,立于一隅,自成风景。

  见到国家工艺美术师鲁文琴是在第十五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的展厅里。喧闹的人流中,她安静地立于一隅,自成风景。这是鲁文琴第二次参加陶博会,坐14个小时的火车从宜兴赶来,除了拓展商机,更多的是以陶会友。上次陶博会上,鲁文琴展出的“筋纹秦权壶”“钟灵毓秀”“猴缘壶”备受推崇。鲁文琴说,唐山人懂瓷,和喜欢陶瓷的人交流是一种享受。

  结陶缘

  鲁文琴是江苏宜兴人,宜兴拥有7000多年的制陶历史。“许多宜兴人几乎刚出生开始就与陶为伴,儿时玩泥巴,长大后钻研制陶,祖辈代代相传。”鲁文琴说,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命中注定她此生与制陶连在一起。

  鲁文琴小时候就有办法把一团泥巴玩出比别人更多的新花样儿。高中毕业后,她被父亲领到了紫砂工艺厂,坐在一张粘满了陶土的工作台前,开始了她寂寞而又美丽的“紫砂人生”。

  幸运的是她从一开始就是师从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师傅非常严厉,仅基础技能敲片子就让鲁文琴敲了3个月,每天捏、敲、拍,手上红肿破皮也就成了家常便饭。“捶”了3年泥巴,做壶慢慢变成了一件乐事。学徒期满,鲁文琴又被推荐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师从高级工艺美术大师谢曼伦学习紫砂造型与设计,紫砂世界的美妙开始浸润进她的生命。

  塑壶心

  鲁文琴喜爱紫砂。素心素面的光壶和独具匠心的筋纹器在她的手中清爽简约如行云流水,端庄逸秀又妙趣天成。从她的“一柱”壶、“八竹”壶、“古居”壶等作品中,能领略到她壶以气胜、气满乾坤的艺术风格。

  鲁文琴说,以前做壶要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比如每个月必须制造出多少把成品壶,现在却凭心情而定。几时做壶,做什么样的壶经常是偶然间一次灵感,或是机缘巧合地遇见什么事,激起做壶的冲动,不再是为做壶而做壶。“我现在一个月最多做五六把壶,最少做一两把。不同的是,现在做出来的壶,更有一番神韵和气质,能够体现紫砂浑厚朴实之感。而且因为我是全手工制壶,所以这么多的作品中很少会有一模一样的,更多的是同中存异。”鲁文琴说,有时做出一把好壶,捧在手中看着喜欢,“我认为这把壶与我是有缘的。同样的,如果谁青睐我的壶,谁想要收藏我的壶,也说明我们之间是有缘分的。我喜欢一切随缘,这是我制壶的准绳。”

  品人生

  “做人如做壶”。父亲的话镌刻在鲁文琴心中,也形成了她踏实做事、恬淡做人的品性。鲁文琴知道,选择了“紫砂人生”,就等于选择了寂寞,但她更知道,紫砂壶像阳光一样,能将自己内心储存的浮躁慢慢消融,也用时间将她的聪慧、技艺在阳光下一一揭开,呈现出绚丽华美的一面。

  许多朋友欣赏鲁文琴的“静美”,每每有新的作品问世,她会认真地把创作经历“晒”到自己的博客上,“晒”出自己的生活。在创作时,她闭门独处,隔绝纷扰;闲暇时,她听音乐、观山水,让一颗透明的心融入大自然,在平仄之间,过得抑扬顿挫,有声有色。

  记者王雪漫

  人物

  名片

  鲁文琴,国家工艺美术师,1981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和高级工艺美术大师谢曼伦,打下了扎实的制壶功底,制壶技艺脱颖而出。现在宜兴紫砂工艺厂“紫陶轩文琴工作室”从事壶艺创作,已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制壶风格,深受海内外客商及收藏家青睐。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1 20:04:14,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