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首台矿用救生舱昨起开始106小时载人试验

(记者郑勇)昨晚21时55分,8名参加入舱试验的参试人员进入救生舱,他们将在舱内生活106小时。当晚,由唐山开滦铁拓重型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与中船重工集团702研究所共同研制的KJYF—96/8型矿用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开始进行106小时载人试验。
据悉,该设备是国内首台由煤炭生产企业参与研发制造的井下救生舱。该救生舱是高科技井下避险设备,长9.82米、宽1.5米、高1.9米,额定载员8人,额定防护时间96小时,最长防护时间大于120小时。在此之前,该设备已经按规定完成了相关试验。此次长时段载人试验,主要是在人进入舱内后,通过模拟井下避险条件,体验人对舱内环境的生存适应性,同时对舱内压力、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氧含量等相关技术数据进行测试,检测救生舱是否达到设计标准,能否满足井下避险要求。
据介绍,当灾难发生后,救生舱能够为由于逃生路径堵塞或无法及时撤离的矿工提高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御二次爆炸冲击,对内能为舱内避险矿工提供生活给养,从而赢得较长的生存时间,同时通过舱内观察、通讯设备,引导外界及时进行救援。
另据了解,该救生舱为省内首台矿用救生舱。

图为参试人员关闭舱门,即将开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