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河石雕凿迁安别样名片

专稿 精美的茶壶、栩栩如生的灵蛇……看着眼前一个个精美的石雕作品,很难相信他们的前身曾是一块块坚硬的滦河石头,然而,这些就是迁安市农民孟祥久用他那双粗大的手一刀一刀雕刻出来的,而他本人,也完成了一次次精彩的“蜕变”和超越。
农家院里诞生石头版“动物世界”
今年44岁的孟祥久,是迁安市张官营村农民。他从小就喜欢画画。2000年,孟祥久被解放军第二炮兵培训中心“环绿艺苑”看中,从此真正踏上了艺术之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孟祥久得到了一块巴林石,就此他走上了探索“俏色石雕”的道路。“俏色石雕”是我国民间石雕技艺及手工艺品中的一朵奇葩,利用石头本身的纹理、天然颜色,加以精巧布局,雕琢成不同的花草鱼虫、飞禽走兽。为专心搞雕刻,孟祥久辞去了工作,在大量借鉴先人雕刻技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小动物为主要创作对象的雕刻特色。为使刀下的动物更形象,他从田间地头捉来蜗牛、青蛙、蟾蜍、蝙蝠、蝉等动物,并终日与这些小动物为伍,细心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久而久之,活灵活现的龟、振翅欲飞的蝉、栩栩如生的壁虎……孟祥久的农家院里,诞生了一个石头版“动物世界”。
十多年来,孟祥久以刀为犁,辛勤耕耘着,他的付出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近年来,国内报刊纷纷登载孟祥久的作品,他的石雕作品分别获天津市民间艺术展一等奖、北京市第七届“木雕精品展”金奖和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届民间艺术展一等奖。
巧手雕琢滦河石
在滦河边长大的孟祥久,对滦河始终一往情深。滦河石色彩丰富、质地润泽,既有型、质、色、纹之美,又有瘦、透、漏、皱之奇。用滦河石雕刻熟悉的家乡风物,不是更能代表家乡特色吗?于是,他又将目光转向了滦河石,用滦河石进行俏色石雕。他立刻去河滩选石,温润柔美的玛瑙石、黄蜡石、滦河玉被他觅到了,独具特色的墨石、菊花石、雪浪石、层纹石也被他请到了家里,一块块滦河石被他那双慧眼、那双巧手点化成珍宝。
但滦河石质地较硬,平常的雕刻刀用不了。孟祥久就买来角磨机和吊磨机,耐心打磨。一块黑褐色的滦河石,他先用角磨机打磨光滑,再用吊磨机在上边细心雕刻出一条盘旋屈曲的蛇,初具雏形之后,他又自制了一种工具,一点一点雕琢蛇的鳞片,整整雕刻了3个月,一幅灵动逼真的灵蛇爬于石壁上观望的场景呈现在人们面前,让人叹为观止。还有一只褐色的青蛙,鼓着两只大眼睛,弓着两条后腿,似乎随时准备一跃而起,跳入清冽的溪流。
孟祥久说,如今迁安开发滦河工程,打造绿都水城,他要成立一个工作室,把滦河石俏色石雕做大,把石雕工艺品做成一张精美的迁安名片,让更多的人了解迁安,到迁安旅游。
李瑛范立彦杨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