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桂英:真情守护患病丈夫36载
专稿 (张景生)
在十农场和新村,67岁的姚桂英是个普通的农村老大娘。然而,姚桂英用却真情守护患神经病的丈夫已经整整36年。她对丈夫无私付出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众乡亲。她的3个儿子常说,没有娘的精心伺候,我们的父亲也许早就没了。乡亲们也常说,姚大娘吃苦受累一辈子,她对老头子的爱,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
丈夫震后精神失常
1967年10月25日,24岁的姚桂英从40里外的滦南农村嫁到了和新村。丈夫李玉贵老实、本分,婚后待桂英很好,事事儿都护着她,让着她,日子虽说清苦,可桂英却感觉幸福和温馨。接下来的日子里,3个可爱的儿子相继降临人间,桂英觉得,自己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1976年唐山大地震,桂英家的房子被震塌,更让她揪心的是,一家人虽没有伤亡,但胆子小、心眼儿小的丈夫却被吓出了毛病,从此不再干活只知道整天疯疯癫癫在外乱跑。
“那时我感觉,天都塌了下来!”想起震后突发的灾难,桂英老人依旧泪眼婆娑。丈夫疯了,家里没有了收入,3个孩子还要上学和抚养,她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千斤重。
为了养家糊口,姚桂英自从丈夫得病后就成了生产队的主要劳动力,所有的重活累活她都得去干。劳累一天回家,别人可以好好地躺下休息,可她怕丈夫夜里跑出去失踪,根本就没有睡过一个踏实觉,也从不敢脱衣服。不用提心吊胆地睡上一个踏实觉,竟成了她的奢望。只一年时间,她的体重骤减了10多斤,人变得又黑又瘦。
女人撑家太不易,这句话桂英体会最深。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她从村里承包了23亩稻田。为省下几个工钱,插秧时别人家都是雇车拉秧苗,她只能用自行车驮;挖掘进水的粘土搭围埝,抡不动铁锹,姚桂英就站在泥水里用手抓。
一定要给丈夫治病
1989年冬天,重度神经病的李玉贵躲在房前的草棚里抽烟,导致两间棚子被烧,来年用的化肥、农药和价值13000元的稻谷全部付之一炬。
桂英欲哭无泪,在炕上躺了3天不吃不喝。可是,当她看到3个哭红了眼的孩子,还有傻乎乎嬉笑的丈夫,她还是坚强地站了起来。桂英发誓:就是倾家荡产,也一定要给丈夫治病。
给丈夫治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没钱,桂英就投亲靠友,她几乎借遍了所有的亲戚;为买药,她买了一辆旧自行车,每半个月就去一次百里外的唐山市精神病院。1990年夏天,她去唐山买药,出门时,天是晴的,回来时突然狂风大作,暴雨瞬间就把她淋透了。骑下了公路,离家还有30里泥泞的土路,自行车没法骑,她先是推着,推不动就用肩扛。直到晚上10点多,姚桂英才终于看见了村口,看见了自己的家,可是她再没有一丝的力气,重重地摔倒在泥水里,自己的3个孩子发现后哭号着把她抬回了家。
3年多的时间,桂英风雨无阻,跑唐山近百次为丈夫抓药。世上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经过几年的治疗和她的精心呵护,丈夫的病情大有好转。
桂英喜极而泣,丈夫虽不能干活,可他毕竟不再整夜的疯跑了。
为丈夫付出无怨无悔
多年的操劳,姚桂英落下了一身的病,腰椎、颈椎疼痛不时向她袭来。可她看到3个儿子相继娶妻生子,看到自己丈夫的病情渐渐减轻,她的心里就乐开了花儿,她说自己的付出很值!
7年前,按照曹妃甸区国营农场的体制,李玉贵办理了农工退休手续,每月有退休金。这些钱,桂英大娘舍不得给自己花,几乎都用在了给丈夫买药品和营养品上。半年前,她听说猪爪、大枣等炖在一起能健脑,对丈夫的病有好处,就每天买来炖给他吃。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36来,桂英大娘为了照顾丈夫,付出了太多。回想起自己的种种艰辛,她没有一丝的后悔,姚桂英说,两个人走在一起是缘分,就该相互搀扶,就该共同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