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赵都市报冀东版陈洁
11月10日上午,读者李女士拨打本报热线报料称,位于唐山市东外环立交桥上,桥上南行路面出现大面积“臭电石”,路面光滑,极大程度影响交通,给过往车辆带来安全隐患。
上午9时,记者驱车赶到现场看到,位于唐山市东外环立交桥上,由北向南方向,南行下坡路长约300米,整个路面的两个车道几乎被犹如淤泥的“灰白”色膏状物铺满,上面留着各种车辆轮胎压过的痕迹。清理出的部分“淤泥”已经堆放在路旁。为避免路面光滑,防治过往车辆通过时发生危险。立交桥由北向南方向已经被交警和消防部门用警戒线封闭。北侧上桥处设立了安全标志,提示过往车辆绕行通过。
记者赶到时,交警、消防以及外环处的工作人员正在桥上协商如何清理路面上的“淤泥”。几名清洁工人正用铁锹和扫把试图清理路面的残留淤泥部分,但厚厚的“淤泥”很快就沾到扫把上,令清洁工人很难及时的清理除净。据外环处工作人员介绍,灰白色膏状物应为“碳化钙”,也就是唐山人俗称的“电石”和“嘎子粪”。9日14时左右,外环处工作人员发现路面出现大量“洒落”电石后,便及时的派出铲土机清铲了表面的大部分“电石”,但是由于膏状“电石”犹如淤泥附着于路面,铲土机过后路面还是会留有部分残留,只能靠人工慢慢清理。该工作人员表示,多名清洁工已9日下午一直工作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