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缘何盯着老人转
退休老人张大爷闲在家中,突然接到一通陌生电话,声称公安局、检察院要调查案件,必须老老实实跟他们配合;拎只篮子到菜场买菜,路上碰上几个卖“名贵中草药”的,左右忽悠让老人一定要试试疗效;早晨到公园里锻炼,偶然碰到个“大仙”说你最近脸色不好,恐有血光之灾,要赶紧找东西破财消灾。
日常生活中,为啥骗子总爱围着老人转?人一旦上了年纪,反应会变得日渐迟缓,许多犯罪分子利用中老年人的弱点进行行骗,经常采取几个团伙成员共同“演戏”,取得事主信任后实施诈骗的作案方式,常见的骗术有以下几种:
手段一:消灾解难
作案人员采用问路的方式选择对象带路,途中趁机以老年人“脸色不好”、“近期家里人可能有灾难”等话套事主,称可帮老年人“驱邪消灾”,骗得事主信任,然后叫老年人回家或到银行取出财物用以“拜神作法”。在老年人拿出财物后放进一包里,然后以买几个苹果“作法事”等为借口支开老年人,取走事主财物,或将事主包掉换后骗走。
手段二:高利润的外币兑换
作案人员物色到作案目标后,谎称要急于将外币兑换人民币救人,博取老年人的同情,再以到银行兑换汇率过低,在与老年人平分兑换差价的高利润打动事主与其兑换,然后将事主带到附近银行旁边,假称认识银行人员,然后致电联系假扮银行人员的同伙出来进一步取得事主信任,在老年人取出财物后再以掉包等形式实施诈骗。
手段三:寻求名医
作案人员通过几名同伙联手“演出”,称通过观察老年人的面相,察觉到事主的家人近期出现不同寻常的症状,自称认识“名医”可以医治,建议事主拿出财物“作法”后再带其去找“名医”治疗,伺机将事主财物掉包骗走。
手段四:“免费体检”
由于年龄增长,各种疾病自然随之而来,老年人求医问药的心理也就更强烈。然而,这些老年人大多缺乏保健知识,又图省钱,于是一些不法分子就抓住老年人贪小便宜的心理,打起“健康讲座咨询、免费品尝体检”的幌子,以“专家”授课、赠送各种药品等方式来行骗,频频使老年人掉进他们精心设计的“温柔陷阱”。
其实,骗子基本上都是通过利用老年人的贪念心理作用、封建迷信等弱点屡屡得手。办案民警介绍说,在目前频频让中老年人上当的虚假信息诈骗案件中,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分别是短信诈骗、电话诈骗、网络诈骗。短信诈骗包括银行转账诈骗、冒充家人骗取汇款、中奖信息诈骗、手机充值诈骗等;电话诈骗主要表现为冒充朋友骗取车费、电话欠费、警方追查、法院领取传票等;网络诈骗则主要通过网络发布虚假商品信息诱使事主汇款实施诈骗,以及中奖信息,QQ求助等形式。警方提醒,老年人在收到类似短信或电话时,一定要冷静思考,多听听身边亲戚朋友的建议,并可拨打110电话咨询,或者通过114获得银行服务电话号码。同时,也希望老年人不要随便与陌生人搭话,不随意透露自己的家庭情况,对不明信息切勿信以为真,并轻易地将个人信息透露给陌生人,将资金转账到陌生账户。此外,独居老人还应加强与子女、社区民警的沟通,谨慎对待突如其来的取款和转账信息,遇到无法确定的情况,应及时向子女询问。老年人还可以收看电视、广播、以及其他平面媒体了解防范知识。 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