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聋儿渴望听到母亲的呼唤
“爸爸、妈妈、奶奶……”日前,在滦南县扒齿港镇李平坨村张国岩家中,4岁儿子张娱嘉围着家人不停地跑来跑去,嘴里不停地喊着。与其他孩子不同的是,娱嘉右耳上戴着一个特殊的仪器——人工耳蜗。“如果不是家里穷,我们说啥也不会中断孩子的康复训练,我们多盼着孩子能回到有声世界,和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啊!”看着天真可爱的儿子,张国岩声音哽咽。
今年33岁的张国岩是滦南县扒齿港镇李平坨村村民,从小视力残疾,现患有甲亢、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妻子王欢欢今年24岁,智残。张国岩年过半百的父母均体弱多病。2008年10月,儿子的诞生给张国岩一家带来喜悦和欢乐,他们为孩子取名为张娱嘉。张国岩一家5口靠经营7亩薄田维生,每年收入5000多元,虽然生活捉襟见肘,但看着孩子渐渐长大,一家人感到无比幸福。“孩子长到1岁半时,我们发现他对妈妈的呼唤没有反应,家人说话几乎听不到。”张国岩说,2010年6月7日,他带儿子来到唐山市妇幼保健院,经检查,小娱嘉被诊断为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医生建议为其植入人工耳蜗。可15万多元的人工耳蜗又岂是张国岩一家能负担得了的?张国岩多方奔走、求助。2011年初,一项关于救助失聪儿童的政策让失望无助的张国岩看到了希望。当年1月,小娱嘉在妇幼保健院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手术总费用16万元,张国岩家花了8万元,政府负担8万元。张国岩很无奈,“人工耳蜗植入后,孩子后期还需要康复训练,我们已经坚持了一年多,孩子的状况恢复得也不错,但每个月2000多元的费用,我们实在无力再担负,今年7月孩子离开康复学校回到家中。”
据曾经为小娱嘉做过语言康复训练的杜老师介绍,经过1年多的康复训练,小娱嘉已经能和正常孩子一样说一些简单的对话了,但后期的听觉、口语训练,直到孩子能够恢复正常的听力语力,还需要1年多甚至2年不间断的训练,费用大概在2万多元。现在是小娱嘉的最佳治疗期,如果这时候放弃对孩子的治疗,不但前期康复训练的成果化为乌有,而且孩子有可能永远无法再像正常孩子一样成长。
读者朋友,如果您有能力伸手帮一帮这个不幸的孩子,帮小娱嘉走出聋哑世界,请与我们联系或拨打张国岩电话13888889999 ,小娱嘉的爱心捐款账号:中国农业银行张国岩6228 4806 5204 2759215。
记者晓健赞英菲菲 实习生李肖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