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卡因何成“鸡肋”
专稿 临近年底,又到了各商家发放的会员卡积分兑换礼品的时候。不过,兑换的礼品廉价且不实用、积分到期清零等问题让很多消费者对各种会员卡大失所望,称如此会员卡纯属“鸡肋”。一些消费者对会员卡也越来越不买账,甚至开始“抵制”办理新的会员卡。
会员卡名存实亡难享真实惠
A办不办卡都一样
“现在能享受会员价的商品越来越少,而且优惠幅度也相当小。这款正在做会员价活动优惠的商品价格不过比原价便宜了0.2元。”在某超市,一位经常来此购物的顾客刘女士表示。刘女士手拿该超市本月促销单,其中共有不到20种商品是会员特享,相对于其卖场内的几万种商品来讲,简直是九牛一毛。
“以前,很多特价商品只有持会员卡才能购买,但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在很多商品市民未持会员卡也能购买。”一家超市工作人员透露,这几年商家为了争抢客源,纷纷推出免费办会员积分卡活动,以培养顾客的消费忠实度,形成自己的固定顾客群体。由于缺乏会员管理,现在很多超市的会员卡办和不办已经没有多大实质性区别,没做到真正实惠。
B积分兑换成鸡肋
而积分换礼也让消费者很郁闷。积分兑换的鸡肋礼品和年终清零的规定,是很多消费者对商场会员卡颇有微词的主要原因。
“消费积分即将清零,请速使用。”近日,很多市民的手机都收到了各路商家的此类短信提醒。“没什么意思”。市民李先生说,自己曾经办理了市内几乎所有商场的会员卡,但年终的积分兑换让他感觉到越来越没意思。“积分卡的积分其实没什么用,既换不了多少东西,也得不到什么优惠。我攒了一年的积分,最后只换到一瓶洗洁精,太令人失望了。”
“积分换的物品多是超市里大量库存的商品。对超市来讲作为赠品不会有多大损失,对顾客来讲,能多拿一样算一样,生活中也用得着,不过相比此前的消费金额来讲,实惠太小。”一家超市工作人员说。
市民不再轻易办卡消费更理性
记者了解到,由于大部分会员卡在给予消费者实惠方面其实并不给力,因此消费者热情越来越小。“消费者群体也在市场的磨砺下越发精明起来,商家想用‘蝇头小利’赚取消费者的‘真金白银’不太好办了。”某商场营销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市民罗小姐已经体会到太多的卡反而成了钱包的负担“现在去哪都办卡了,吃一餐饭,美一次甲,做一次发型,买一套化妆品,销售员都会主动帮你办积分卡,钱包都用来装积分卡了。其实很多卡办了以后,一年也用不上一回。”罗小姐告诉记者,她已经清掉了一批积分卡,现在购物更注重的是实惠,如果能打折,她宁可不要积分,也再不会为获得简单的礼品而‘因小失大’过度消费。
每到商家的店庆或节假日,市民高女士都会收到商家发来的“消费短信”,提醒她哪里有促销活动,什么商品打折甩卖等。“这些促销广告太烦人了,都怪我对自己的个人信息保护不够重视。过几天我把手机号换了,以后,我也不会再轻易办会员卡了,省得受这些无聊广告信息的骚扰。”
“我现在去哪里消费都不办卡,有的商家称办了积分卡,当天消费就可以打折,但我都拒绝了,就是不想成为积分卡奴。”苏先生说。
一方面是消费者对于会员卡越来越“抵制”,另一方面是商家对发放会员卡的热情越来越高昂,而发放门槛也越来越低。几乎每家店随便消费一笔都能免费办理会员卡,记者了解到,为了吸引顾客,有的买家甚至“零门槛”,不需购买任何商品,填写一份个人信息就可以办理。
记者手记:
真实惠才能留住消费者
发放会员卡被商家看做拉拢客户的利器,但由于会员卡在使用中沦为“鸡肋”,消费者难得实惠,商家因此也流失了很多忠实的客户,双方未获益。只有商家给会员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比如及时提供商品折扣信息,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办卡的优惠,消费者才会不再将积分卡、会员卡当成“鸡肋”,才能真正实现商家和消费者的双赢。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办理消费积分卡时要谨慎,应理性对待。首先,要考虑商家推出的优惠服务是否适合自己。其次,消费者应当仔细阅读“办卡须知”或者其他合同文本,仔细鉴别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如需提供个人信息时更应谨慎。 赵春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