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守护者
——记滦南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副所长毕凤杰
专稿(庆军 连满 翠艳)
现任滦南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副所长的毕凤杰,今年37岁,1994年考入空军某院校,2008年转业到滦南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任社区民警。从警4年来,毕凤杰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00余起,成功率达98%以上,他负责警务的小区连年被评为文明小区。所以,他所负责的辖区内,提起毕凤杰的大名,没有不挑大拇指的……
探索调解工作新门道儿
从军营到警营,毕凤杰的角色变了,但骨子里的那种坚毅与执着始终如一。据他回忆,初当社区民警时,对派出所调解工作一无所知,没有一点门道儿,第一次出警调解邻里纠纷,就被双方的唇枪舌剑搞晕乎了,觉得双方都有理,插不上一句话,更别说拿出处理意见来了。最后硬是被人家一顿唾沫星子“喷”了回来。
但最初的失败没有让毕凤杰气馁,而是增添了不断追求成功的动力。他暗下决心:“咱当兵是个好营长,当警察,也要是个好警察!”从此,他孜孜不倦地向书本学习法律知识,向同事请教调处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和虚心求教,他终于对纷杂的居民矛盾纠纷调处得心应手。从那时起,凡是群众的伤心事、闹心事、麻烦事,到了毕凤杰手里,都会被他魔术般地“摆平”。同时,他还针对新形势下矛盾纠纷的新特点,不断探索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的新途径、新方法,并把自己几年来调解矛盾纠纷的经验方法进行了整理,归纳出了“依法震慑”法、“以情感化”法、“利益平衡”法、“隔离处置”法、“速战速决”法、“文火慢炖”法等八种方法。这套方法在2011年被市公安局评为了优秀“技战法”。
群众的家长里短了然于心
毕凤杰说他现在有个习惯,就是手头没有案件时,最爱做的就是去辖区内的各家各户走走,于是,张家的婆媳不和常吵架、李家儿子的脾气“有毛病”等等他都了然于心,而且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没有他不管的。他常说,居民的事儿再小,也要当成大事儿去办,只有拿群众的“鸡毛”当“令箭”,才算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建立起鱼水般的警民关系。这话,毕凤杰不仅说在嘴上,而且实实在在地落在行动上。
一天深夜,辖区张阿姨给毕凤杰打来电话,说她儿子嗜酒成癖,酒后和儿媳生气,问他能不能帮忙“管管”。对于一个社区民警来说,这样的小事原本可以在日程以外抽空过问,但他却不。放下电话,毕凤杰披衣起床,立即赶到当事人家中,对张阿姨的儿子既批评又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直劝到天快亮。当事人连连认错,并当着毕凤杰的面向母亲、妻子保证:“今后好好过日子,我再也不喝大酒斗气了。”
辖区内某村的杨、王两老汉各自承包了一块农田。因地界相连,杨某在自家地里烧荒时,不慎将王某地里的60多株速生杨烧毁,双方因赔偿产生了纠纷。两人都是倔脾气,任凭谁来调解都不行,一斗气就怄了快一年。毕凤杰知道后,心想邻里间低头不见抬头见,总这么闹别扭也不是个事,必须尽快化解,免得日久生恨,由恨生仇。2010年春节前,毕凤杰主动介入调处这起纠纷。正月初十,寒意未尽,年味仍浓,当人们还沉浸在过年的喜庆之中时,毕凤杰一大早就驱车十余里专门来到杨老汉家拜年,拉了一会儿暖心窝子的家常后,毕凤杰提出要陪杨某到王某家串个门儿,通过“感情”消除隔阂,化解久而未解的纠纷。做通了杨某的工作,二人相伴去王家“拜年”。人心都是肉长的,王某被毕凤杰的真诚和杨某的主动而感动,两个老汉的手终于握在了一起。
帮扶助困保社会稳定和谐
在社区走访时,毕凤杰遇到一名刚刚刑满释放人员,这名释放人员回来后居无定所,妻子也已离他而去。看到这种情况,毕凤杰的心里一动,当即从口袋里掏出1000元钱让他买点生活必需品。此人说什么也不肯要。毕凤杰说,“先装着,就算我借给你的。”“我怕还不起。”“要自信,一定要重新做人,活出个模样儿来!”
此后,为了让这名释放人员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毕凤杰一连几天忙着为他找工作,终于在一个建筑工地给他找了份儿看场子的活计,让这位解释人员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社会温暖,表示今后一定不辜负政府和社会的期望,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去年1月18日晚,来自外地的百余名农民工因讨薪与江苏某公司办事处产生纠纷,公司老板唐某从北京打来电话报警。毕凤杰急赴现场了解情况,当时现场一片混乱,来自6个省份的农民工情绪异常激动,一场群体性事件一触即发。毕凤杰与值班民警在耐心安抚农民工情绪的同时逐个了解情况,然后将该公司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带回派出所做工作,经过近24小时地耐心说服,和在北京的该公司老板通了8次长途电话,申明国家对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最终使该公司老板屈服于他的“道理”之下,将拖欠了近一年的47万元工资,一次性发放到农民工手中,从而避免了一场因讨薪纠纷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拿到工资的外地农民工个个眼含热泪,一个劲儿地向毕凤杰鞠躬致谢。
毕凤杰就是这样一位时刻为百姓着想的民警。在他电脑屏幕上有这样的话,“对法律的公平正义负责,对群众的根本利益负责,对社区的和谐稳定负责。”这正是他无时无刻不为守护社会和谐而奋斗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