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甲流可防可控 市民不必恐慌
我市人群中已具有一定免疫水平
北京近期出现甲流疫情,引起市民普遍关注。记者昨天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我市人群中已具有一定的免疫水平,甲流在我市暴发的可能性不大,而且甲流已经成为季节性流感,可防可控,市民不必恐慌。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科主任王良群介绍,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包括甲型H1N1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起病急、传播快,临床上有发热、乏力等症状,并伴有程度不同的呼吸道感染表现。传染源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在咳嗽、喷嚏和说话时经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接触毛巾、食具、玩具等日常物品传播。人类对该病毒普遍易感。
当前甲流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的季节性流感。根据疾控部门的监测,目前,甲型H1N1流感病毒并未发生变异。2012年12月以来,北方省份进入流感流行季节,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病例总数的比例和流感病毒检测的阳性率,都高于2011年的同期水平,但仍低于去年的流行高峰水平。当前流行的A型H3N2和甲型H1N1以及B型流感,病毒均没有发生变异。
具体到我市,2009-2010年全市共有75万人接种了甲流疫苗,加上近两年接种疫苗的和隐性感染的,人群中已具有一定的免疫水平。根据当前的免疫水平来看,甲流暴发的可能性不大。但对一些重点单位如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加强流感监测,以便及早发现疫情。
为及时、有效地控制流感传播,王良群提醒市民,家中不论大人还是孩子,一旦出现发热症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家中出现呼吸道传染病病例,要对其进行相对隔离,其他人尽量不要与其近距离接触,陪护者要注意个人防护;病人要卧床休息,多饮水,吃易消化的食物;疫苗的应用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群众应积极主动按照程序接种疫苗;健康人加强体育锻炼或各种户外活动,以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一旦发病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勤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勤晒被褥,房间要尽量多的开窗通风,人群密集的地方少去或不去;家中有病人期间对居室进行空气消毒,必要时可以预防性用药。
(良群、侯奇、大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