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开展“绿色出行”调查 九成“有车族”愿尽量少开车
专稿 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不仅让我市的道路交通拥堵现象越来越突出,更让环境空气质量面临严峻挑战。为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本报开展了“绿色出行”调查活动,鼓励市民更多地关注和选择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出行方式。
近年来,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始终保持高增长态势。2000年,我市机动车保有量不过44万余辆,到2008年2月时就已突破百万辆大关,至2012年底更是达到了168.1万辆,其中私家汽车保有量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01.5万余辆。
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汽车尾气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科学分析表明,汽车尾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的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一辆轿车一年排出的有害废气比自身重量大3倍。英国空气洁净和环境保护协会曾发表研究报告称,与交通事故遇难者相比,英国每年死于空气污染的人要多出10倍。汽车尾气直接排放细微颗粒物会形成PM2.5,能在空气中飘荡几个月甚至一年之久,成为笼罩城市上空的一个灰锅盖。继扬尘之后,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天空不蓝的一大新原因。
为了守护我们共同的蓝天,本报开展了“绿色出行”调查活动,100位市民接受了调查。调查显示,市民日常出行距离大多集中于3至8公里,其中3至5公里和5至8公里合计占比超过半数。调查中,37位市民日常出行方式是骑电动车或自行车,25位市民出行方式是私家车,32位市民选择了公交车或打车,选择步行的市民有6位。选择以私家车方式出行的市民中,9位市民认为上下班高峰公交车太拥挤;12位市民要接送孩子上下学,觉得乘坐公交车不太方便;4位市民到单位距离太远,开车更方便些。
在“您是否知道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这一项调查中,有95位市民选择了“知道”。在“您最喜欢或提倡的出行方式”中,36位市民选择自行车、电动车,26位市民选择步行,34位市民选择公交车,选择私家车或出租车出行的仅有4位。
调查中,超过九成的有车市民表示愿意加入到“绿色出行”的行列,如果方便或者路途短就尽量少开车,选择乘公交或骑自行车、步行等绿色方式出行。接受调查的市民表示,希望公交车能加密班次,快捷方便,这样乘坐公交车上下班,不仅环保也经济实惠。同时呼吁更多的市民身体力行地去为大家生活的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记者倪大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