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绪为你服务——将NLP情绪管理用于亲子
1月13日,由唐山晚报-索菲亚智慧家长课堂推出的《 NLP亲子关系-智慧家长工作坊》公益班进入最后一天。课上,缨子老师带领大家体味自己的感觉,认识他人的情绪,并学习了自我情绪舒缓以及EQ处理他人情绪的技巧。
缨子说,在生活中,有很多人一提起情绪,就与负面情绪联系起来。其实,情绪就像钟摆一样,左右摆幅是一样的。当我们渴望享受人生极大成功快乐的时候,也会体验到与之相反的情绪感受,这就是所谓的百味人生。因此,情绪从来都不是问题,只是一个征状而已:
1.情绪是个信号,提醒你人生中有些事情需要处理了;
2.几乎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有正面意义;
3.情绪应该为我们服务,情绪若能妥善运用,可以使人生变得更美好;
4.情绪感觉是记忆储存的必须部分;
5.情绪就是我们的能力,所有的能力都是一份感觉。
那么,情绪是从哪里来的?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对此,缨子解析说,信念决定情绪,外来的事物只不过是诱因而已,内心的信念系统才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改变信念就可以改变情绪。
1.治标:
(1)消除——把事情引起的情绪消除掉,再回忆那件事情,内心感到平静。
(2)淡化——把内心的情绪感受大部分化解,只剩余轻微的感觉。
(3)运用——几乎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有其正面价值和意义,所以,凭着内心的情绪,可以做很多使自己提升的事。
(4)配合——接受内心的情绪,做最能配合它的事。
2.治本:
(1)改变本人的信念系统。
(2)处理涉及本人的身份层次问题。
(3)提升本人的思维处理能力。
缨子还划分出传统处理他人情绪的四种类型:
1.交换型:给予一些对方在乎的价值去驱使对方的情绪暂时消失。
2.惩罚型:把情绪当做恶毒的东西,是不应该出现的,对方因此而受罚。
3.冷漠型:认为成年人不应该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同时认为情绪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处理,所以完全漠视对方的情绪。
4.说教型:说大量的道理,而不顾对方的感受,这使对方陷入更大的情绪中。
课上,缨子重点介绍了最新NLP处理本人情绪的方法。
1.接受。接受就是注意到对方有情绪,接受这份情绪。接受不是批判、否定、忽视,接受是“你这个样子我是接受的,我愿跟你沟通”。
2.分享。永远先分享情绪感受,后分享事情的内容。情绪未处理,事情不会有太大效果,往往使对方情绪更大。
3.肯定和引导。对孩子或他人不适当的行为设立规范,一方面给予肯定,使其保留尊严和自信,一方面引导其看到做得不够的地方。
4.策划。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和下次怎样避免。 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