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饮食应逐渐向清淡过渡
1月20日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市中医医院专家提醒,大寒过后就是立春,市民这一时节在饮食上应注意逐渐从膏粱厚味向清淡转变。
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中医师高金矞介绍,冬天人们已经习惯吃大鱼大肉,到了春天时再吃清淡的食物,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咬春”。其实这种饮食习惯是不正确的。事物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饮食也不例外,如果立春后立刻变为清淡的食物,很可能会让脾胃不适应。所以,从大寒开始,就应该选择一些清淡的食物,使脾胃慢慢适应。
从中医角度说,在大寒时节,荤素搭配才是健康之道,既吃一些高蛋白食物(如羊肉、牛肉等),还要注意摄入一些蔬菜(如萝卜、白菜等),让饮食慢慢向清淡过渡。这样不仅可以为春天的清淡饮食打好基础,又为冬天的养生做好扫尾工作。大寒时吃饺子是荤素搭配的好方法。平时吃点萝卜和白菜也很不错。冬季常吃热量高或者滋补的食物来御寒保暖,很容易补过了头,偏寒性的白菜正好帮助疏散、平衡体内的热,尤其适合燥热体质、喉咙痛的人。但要特别提醒,过敏或虚寒体质者,不适合大量吃生冷的白菜和泡菜。 (杨超大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