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将初衷凝永恒
——记乐亭县公安局法医李娜
(刘如涛、徐喆)
那是一个收获的季节,2002年9月,19岁的李娜,怀揣录取通知书,高兴地从庄稼院走出,迈进了张家口医学院的大门。
与许多阳光女孩不一样,李娜没有那么多憧憬。高考过后填报志愿时,她选择了张家口医学院,而且是院里首批招收的法医专业。因为她的初衷很简单,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并尽心尽力干一辈子。
李娜很幸运,2007年大学毕业不久,就被乐亭县公安局聘为法医,并到沈阳参加岗前培训。而不幸的是,未到知天命之年的父亲,此时被查出患了晚期癌症。
李娜培训回来后不到一个月,父亲便与世长辞。临终前,父亲叮嘱李娜,要珍惜法医这份工作,好好干。时至今日,李娜回忆起父亲的遗嘱,仍是眼泪潸潸。
岁月流淌,转眼5年过去了,在法医这个岗位上,李娜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脚印。
李娜看上去并不强壮,但在她柔弱的外表下,却隐含着勇敢与坚强。解剖因各种原因非正常死亡的尸体,这是令许多女孩望而却步的工作,而李娜却总是从容面对。
2011年夏季的一个周末下午,刑警大队值班室接到报警,称菩提岛近处海域发现一具漂浮的尸体。李娜和技术中队民警陈明辉第一时间驱车赶到三岛码头,然后乘船到达菩提岛。站在岛上向南望去,远处隐约看到一具尸体平躺着。李娜与陈明辉借了水衩就下了滩。走到跟前,发现是一具男尸,尸体表面已经高度腐烂。此时,一种责任感涌上李娜的心头,涨潮前一定要把尸体拉到岛上去。在没小腿的泥泞中艰难行进了两个小时,他们终于把尸体拉上了岛。接着李娜又不顾劳累,进行现场解剖。回到单位时,天已经黑了。
作为法医,一年四季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要随警出现场。数九寒天,在野外解剖一干就是几个小时,手脚冻得像猫咬一样疼痛是常事;夏天,烈日当头,尸体腐烂,蛆虫乱爬,臭气熏天,每次解剖完尸体,脱下解剖服,汗水早已湿透全身。对此李娜从不叫苦喊累。
李娜除了分管未知名尸体和疑似被害(失踪)人员两个系统的录入外,法医鉴定也是她的工作之一。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一个很“有权力”的差事,但李娜心中想的只有公平与责任。
在日常工作中,难免有亲戚朋友、同学熟人找上门来,求她在鉴定过程中做些手脚。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李娜总是婉言谢绝。
2011年春天,李娜的姨父被人打伤。医院检查后,按病历上反映的伤势,构成了轻伤害。如果是轻伤害,对方应负刑事附带民事责任。她的姨父蛮有把握地找到李娜,让她做法医鉴定。李娜仔细测量姨父脖子上的伤口后,认为够不上轻伤害,只能鉴定为轻微伤。李娜的姨父听后,觉得她不通情理,还找来亲戚“理论”。李娜知道他们的用意后,坚定地说:“鉴定不能感情用事,权力不能滥用。我就是凭自己的良心干工作,不能那样做鉴定。”
李娜的同事都知道她干工作风风火火,但又不失女孩的细心。这细心,来自于她的责任心。因为她知道,任何蛛丝马迹都极有可能牵出大案要案。
2012年8月,乐亭县某村,一名妇女夜间被人入室强奸。犯罪嫌疑人作案时使用的避孕工具尽管被技术民警提取,但离第一现场有一段距离,这对锁定犯罪嫌疑人有一定的困难。此时,根据这名妇女介绍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过程,李娜提取了犯罪嫌疑人脱落的细胞做DNA检测。然后与怀疑对象的末梢血DNA检测进行比对,一次成功。从而利用科技手段破获了这起强奸案。
转眼间,李娜已是而立之年。她用心守望着自己的岗位,因为脑海里时时萦绕着高考后的初衷。她觉得,把法医定格在人生上,是无悔的选择。正因为如此,她矢志不渝,燃烧梦想在今后漫长的旅程中,愿将初衷凝结成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