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年的鞭炮声少了 烟花爆竹销量减少
市第二医院、眼科医院未接诊炸伤患者
(记者杨文进倪大辉)往年的小年一到,早早就能听到窗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而今年小年的鞭炮声比往年明显少了。放鞭炮的人少了,被鞭炮炸伤的几率也小了,截至昨日,市第二医院和市眼科医院均未接诊鞭炮炸伤患者。
按照往年的情况,小年夜一般会出现鞭炮炸伤患者。记者昨天走访市第二医院、市眼科医院,均未发现鞭炮炸伤患者。医生说,医院没有接诊鞭炮炸伤患者,一是市民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意识提高了;二是随着传统观念的逐渐转变,现在放鞭炮的市民少了。
“放鞭炮不但存在安全隐患,还会污染空气。不放也罢,庆祝春节的习俗改一改又何妨?”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其实不放鞭炮并不影响过年的气氛,在迎接新春佳节的传统习俗中,还有很多譬如剪窗花之类的民俗可以发掘,同样也很喜庆。记者采访发现,随着市民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烟花爆竹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赞同少放甚至不放烟花爆竹,过年放鞭炮的情结正在逐渐淡化。
放鞭炮的人少了,连卖鞭炮的商家也感到今年的生意比往年淡了很多。在卫国路和兴源道附近的多处烟花爆竹销售点,摊主告诉记者,今年的生意有点冷清,过来看的人挺多,但是真正买的却没有多少。在龙泽路与北新道交叉口的两个烟花爆竹固定零售摊点,两位摊主均说今年烟花爆竹的销量少很多,一位摊主甚至说:“与去年这个时候相比,销量基本上差了一半。”
市民俗文化学会副主席黄志强介绍,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年俗,老百姓非常眷恋,但近期受雾霾天气的影响,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污染、噪音等副作用也对市民的心理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减少燃放演变成一些人的自觉行为。提倡春节期间减少燃放烟花爆竹,不但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几率,同时也是在习俗观念上节俭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