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岁时母亲出走 贫苦父亲:谁来帮帮我女儿
专稿 15年前,妻子因家贫出走,留下体弱多病的他和不满3岁的女儿相依为命。当爹又当妈的他拖着残疾的身体种地、打工,节衣缩食,将女儿拉扯大。他希望女儿考上大学,渴望女儿将来有出息。他就是丰润区任各庄镇孟家营村村民孙连久。
近日,记者来到孟家营村,见到了孙连久。孙连久告诉记者,他从小就有老烂腿的毛病,两条腿相继做过手术,由于条件所限,术后恢复得都不好。走进红砖房,看到堂屋内只有一个水泥抹成的灶台,大锅里放着一碗清汤白菜面条。居住的东屋清冷清冷的,温度与室外没啥区别。“女儿住校很少在家,少生炉子可以省点儿买煤钱。”孙连久告诉记者。记者发现,屋里两个老式箱柜上整齐地摆放着两排书。“书是闺女的,大都是别人送的。”孙连久说。村民韩先生告诉记者,孙连久家的房子是村里帮着盖的,家里仅有的摆设除了两组老式箱柜是自家的,电视是别人送的,沙发是捡来的。
1993年,32岁的孙连久经人介绍与一贵州女子相识并结婚,两年后,女儿孙悦出生。1998年,孙悦不到3岁时,孙连久的妻子突然离开,留下父女俩相依为命。
孙连久既要赚钱养家又要照顾女儿,女儿上幼儿园前,他在家附近一家养猪场帮人喂猪,每天带着女儿。1999年,孙悦4岁时,孙连久将她送到村里一家私立幼儿园,得知孙连久家的状况,幼儿园免收了孙悦的学费。小学6年,新庄子乡一位干部帮了他们5年。初中、高中,女儿一直享受国家助学补贴。“我每年靠在建筑工地给人打小工挣钱,因为有‘老烂腿’,1994年一场车祸又落下腰、肩疼后遗症,干不了重活儿,工钱只有别人的一半。”孙连久省吃俭用,希望攒钱供女儿读书,希望女儿将来有出息。记者看到,孙连久家的墙角摆放着一个40多厘米高的罐子,里面盛着花生油,平常舍不得吃。
提起母亲走后与父亲生活的点点滴滴,在丰润区车轴山中学上高三的孙悦不禁落泪,17年来,孙悦只过过一次生日。“那时看到别的孩子过生日吃蛋糕很羡慕,爸爸说如果考试考好了就给我过生日。
小学二年级一次期中考试,我得了全年级第二名。爸爸带我来到蛋糕店,他没让我进门,我就伸着脑袋从门口向里看。当看到爸爸从口袋掏出皱皱巴巴一堆毛票时,我心里很难受,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要求过让爸爸为我过生日。”孙悦说。
孙悦所在车轴山中学班主任张老师告诉记者,孙悦2009年考入车轴山中学,2012年参加高考,因为没有达到自己的预定目标,现在学校复读。“孙悦是一个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女孩,学习一直很刻苦。”
“老师和同学们对我都特别好。”孙悦说,她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同学和老师送的,“董老师怕我不好意思,每次送给我东西都让我到她宿舍去取。”孙悦有些激动,“我有信心高考考出好成绩,报答父亲、老师、同学以及帮助过我的人对我的爱,等我有能力了,我也要做有爱心的人,回报社会。”
记者了解到,孙悦现在每月的生活费大概五六百元,由于冬天建筑行业停工,孙连久出去干活的机会少,今年1月,孙悦回家筹集生活费,孙连久卖掉了家里仅有的麦子,换了1100元钱。
“他们父女俩太困难了,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帮帮他们。”村民韩先生说。读者朋友,如果您愿意向这对贫寒的父女伸出援助之手,请拨打本报新闻热线2828000。记者徐晓健梁赞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