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与铁路信号工一起巡查
专稿 (李昊 媛媛)
信号工,是指从事铁路信号相关设备的安装、保养、维修及改造的一种铁路特殊工种。如果说,铁路安全运行需要良好视觉系统,铁路信号就是列车的“千里眼”;有人还把信号工比做铁路运行中的“眼科医生”,只有眼睛擦亮了,行车才会安全。
2013年除夕,记者来到开平火车站,和在这里值班的信号工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除夕。
早8∶30。和往常一样,工长金国恒带领同班的老李和老吕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三个人都在铁道信号岗位上工作了20多年,节假日工作重点就是负责辖区信号设备巡视检查,确保铁路运输绝对安全。走在铁道线路上,远处不时传来鞭炮声,可是师傅们手里工具一刻也没停息,一会儿敲击信号设备上的螺丝,发现松动的及时进行紧固;一会儿擦擦信号机让信号灯更加明亮。金师傅告诉我:“可别小看这些信号设备的螺丝,每颗螺丝的松动都可能影响列车的安全正点运行, 一时一刻都丝毫马虎不得!”要说金工长,那可是位“信号通”,全站信号设备的名称、所在位置、事故多发地、容易出现的问题,他都烂熟于心,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在他和同事们的心目中,没有节假日,没有严寒酷暑,只有两个字——安全。为此,每天他们都要在站内的铁道线上来回行走数公里。
中午12∶00。结束了上午的工作,三位信号工回到办公室,开始着手准备中午年饭。由于车站距离市区较远,没有食堂,工作时间一会儿也不能离岗,所以大家都是上岗前就备好中午要吃的蔬菜、主食,到做饭时,大伙儿争相下厨。今年除夕准备吃饺子,师傅们告诉我,如果巡检回来再和面、包饺子很耽误时间,会影响下午的工作,因此单位给大家派发了速冻饺子,再加上各自从家里带来的“特色菜”,一顿年饭瞬间摆到桌上。由于工作时间不能饮酒,大家就以茶代酒。“记不得这是第几次过这样的除夕了,我们虽然不能和家人一起过年,但只要通过我们铁路人的努力,能保证列车安全正点,我们就感觉挺快乐!”一位师傅说出大家的心里话。
午后13:30,吃过团圆饭,又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上午主要对铁道线路上的信号设备进行巡视检修,下午主要针对机械室内的设备进行测试。这几年铁路运输飞速发展,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应用,这就要求信号工不断加强学习,追赶时代步伐,追求知识更新。为此,每名信号工都坚持技术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到目前每人都积累了厚厚的一本,却仍不忘切磋交流。
按照制定的工作计划,师傅们开始认真测试数据并做好记录,把当天测试出来的数据和以往的进行比对分析,以便根据数据变化发现异常,提早分析和判断信号设备故障,并用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办法进行处理。
晚上18:00。一天的工作结束了,大家回到办公室贴春联庆新春。年夜饭就更简单了,是中午部分剩菜,外加新煮的几袋速冻饺子。年夜饭刚刚备好,忽然接到报警电话:1公里外的D1信号机发生灯丝断丝故障。三位师傅立刻放下手中碗筷,拿起工具仪表消失在夜幕中,而返回时桌上的饭菜已没有了一丝热气。师傅们告诉我:“故障就是命令。无论何时何地,不管狂风暴雨,只要接到事故报警,我们都会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
晚上20:00。师傅们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李师傅悄悄到院子里给家人打了个电话。原来,3年前李师傅的儿子参军,今年第一年回家探亲过年,而李师傅因需坚守工作岗位不能回家陪孩子。而到今年,李师傅全家已连续6年都没能过一个团圆年了。
春节欢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而在这个除夕,我看到了这样一群可敬的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工作岗位,如同闪亮的铁路信号灯,默默地坚守着,奉献着……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在一个小火车站上过年,切身体会到一种别样的过年感觉,领悟到外人难以感悟的人生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