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毕铭鑫:“我愿做一个‘泥腿子主持人’”
发布时间:2013/2/19 11:27:46 | 人感兴趣

“我愿做一个‘泥腿子主持人’”
——访“金话筒奖”“金鹰奖”得主、央视著名主持人毕铭鑫

   (本报记者 齐福臣)

  春节前,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联合主办,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农村电视委员会和CCTV-7《乡村大世界》栏目共同承办的送欢乐下基层“春暖农民工”公益活动走进遵化。活动现场,既是制片人,又是导演、又是主持人的毕铭鑫格外忙碌。晚会前,他不仅和演员们到农民工驻地为农民工现场演出,和农民工一起包饺子,还自掏腰包买来新年礼物送给农民工。毕铭鑫朴素的穿着,时不时说两句唐山话,俨然就是个农民工。

  有着20年主持经历的毕铭鑫,不仅是中国最早的农业节目主持人之一,也是中国第一批综艺节目主持人。他先后主持过多个农村文化节目、乡村综艺节目及多场高规格大型晚会,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本色、亲和、质朴、真诚”的主持风格,被农村电视观众亲切地称为“农民一哥”,连续10年蝉联中央电视台农业节目“年度优秀主持人”称号。曾荣获中国播音主持最高奖项“金话筒奖”、第25届金鹰奖“优秀电视节目主持人”奖。

  他带领下的《乡村大世界》以“弘扬中国乡土民俗文化、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为己任,在节目形式上不断创新、不断开拓,平均收视率和收视份额持续攀升,已连续多年名列七套榜首,被央视索福瑞公司定义为“对央视农业节目收视份额提升贡献度最大的栏目”。

  在活动间隙,毕铭鑫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采访从为何选择遵化作为活动现场开始。“遵化既不算全国有名的农民工输入地,也不是有名的输出地。”多次来过遵化的毕铭鑫对遵化了解很深。“遵化有两个村全国闻名,一个是毛主席表扬过的西铺村,一个是周总理几次来过的沙石峪。西铺诞生了穷棒子精神,也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沙石峪青石板上造田创高产,靠的是愚公移山精神,这两种精神可以说就是中国当代农民工精神。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农民工以群像的方式登上了中国经济建设的舞台,为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现在有2.6亿农民工,加上他们家人,辐射将近10亿人。他们还是需要被温暖的群体,需要得到尊重的群体。农民工不温暖、不快乐,何谈稳定,何谈发展,何谈和谐?因此,给农民工送欢乐、送温暖,让更多的农民工感受到关爱和温暖,是这次公益活动的初衷,也是我们农业电视人应该做的,也是央视农业节目“公益三农”频道定位的体现。在全国农民工朋友回家团圆的时刻,通过电视媒体,给他们送去一台精彩纷呈的欢乐盛宴,让全国的农民工朋友感到心暖、快乐,就是本次活动的最大成功!”

  这次“春暖农民工”邀请很多草根派的杂耍表演牛人登台表演绝活,这不仅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也让整台节目更加“接地气”。毕铭鑫告诉记者,一直以来,《乡村大世界》秉承“让全国农民乐起来”的宗旨,致力于搭建一个展示农民风采的舞台。这当中特别值得关注的就是近期推出的“乡村牛人”,这些牛人有各种各样的绝技绝活。《乡村大世界》的舞台不光是留给明星的,同样要展现平民的风采,天生我材,每个人都有他的风采。

  毕铭鑫还告诉记者,咱们唐山那个火遍全国的《俏夕阳》也是从他们频道的“农民春晚”上走出去被央视春晚翻新的。

  作为给数亿农民观看的节目,《乡村大世界》虽是一档综艺节目,但创立伊始的定位就不是为了搞笑。毕铭鑫说,如果纯粹逗乐,那些生活上还存在困难的农民在看完节目之后,还是得皱眉头,或者看了节目也乐不起来。“咱不能让农民‘穷乐’,要让他们‘富乐’。”他提出“综艺+公益=让农民笑得没有负担”的概念,具体到这档节目上来,就是除了要逗乐农民外,还要借助这个平台给他们做免费公益广告。

  十几年来,走遍全国600多个县(市)2000多个村庄的毕铭鑫笑说自己就是个“泥腿子主持人”。

  “泥腿子主持人”不好当。“你得学着跟农民打交道,沟通方式很重要,到一个地方,得学当地的方言,说农民话、唱农民歌、穿农民装,现场主持、做游戏尽可能从当地民俗民间故事切入。必须对农村、农民生活有很深的了解。”所以,一年365天,他起码有250天在农村,“在主持人队伍里,我可能在田间地头走得最深最远,我常对别人开玩笑说,我是草根,你也是草根,但我是那深扎土壤的‘根须子’。”

  “主持人的风格主要是通过语言体现的。农民朋友喜爱我,首先一条,就是我在主持节目时,说的都是农民的话,我和农民兄弟是在一个‘语系’里交流和沟通的。”毕铭鑫如此阐述自己主持节目的心得体会。此外,毕铭鑫在节目中从不穿西装,一般穿中式服装,更多时候则是穿当地的特色服饰。“主持人如果总是把自己当成明星,恐怕就很难做好,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民生类节目,一拿自己当明星,站位就出现问题,对农民兄弟‘俯视’而不是‘平视’,这个节目就有问题了。所以,做了16年主持人了,我始终争取让自己保持‘农民主持人’的本色,我认为这是我作为主持人最强的生命力所在。”

  采访快结束,毕铭鑫戏言自己是标准的“农民工”,一方面是做农民朋友喜欢看的节目,把文艺节目送到乡亲们的身边,是一个说农村话、懂农村事、为农民服务的电视工人;另一方面是把农村生活搬上荧幕,把新农村的崭新变化呈现在城市人面前,是一个要照顾城市观众的收视习惯,把乡村故事“粗粮细作”的进城“农民工”。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2 3:00:03,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