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车友探访中朝边境②品尝朝鲜族特色餐饮
专稿 连续近16个小时的行车,“蛰伏”在狭小的空间内,人困马乏,饭后大家很快进入梦乡。为了队员们能得到更好的休息,冯国辉决定第二天(2月12日)上午自由活动。
由于处在春节期间,大部分店铺均停止营业。珲春橡树摄影俱乐部特意安排专人带我们去了经营俄罗斯、朝鲜商品的商店。俄罗斯商品有5升左右的铁桶装啤酒、小包装面粉、工艺梳妆镜、茶叶罐、伏特加酒、香烟等;朝鲜商品有人参、各种面额的钱币、赤柏松制作的筷子、水杯、香烟、鹿胎膏、熊胆等。大家还到超市购买了朝鲜族泡菜、鱼子酱、米肠、朝鲜族工艺长鼓等。
赤柏松就是红豆杉,又称紫杉,是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民间治疗胃病、高血压、糖尿病也用到它。《本草纲目》中记载,红豆杉可治疗霍乱、伤寒。记者在墨脱曾买过乌木筷子,赤柏松筷子要比乌木的轻很多,但不在原产地购买难辨真假。
据资料介绍,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下辖6市2县,首府为延吉市,是中国最大的朝鲜族聚集地。2010年统计,自治州全部人口当中,汉族超过半数,达59%;朝鲜族约占39%。
延边地处北半球中温带,不仅受亚洲大陆和太平洋高低气压季节变化的影响,而且又处于各种气团势力消长以及锋带季节移动的过渡带,因此气候属于中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同时,由于东临日本海,西部、北部又有高山作天然屏障,与省内纬度、海拔相同的地区比,又有冬暖夏凉的特点。走在大街上,感觉珲春的气温并不算低,只比唐山稍微低一点儿。
珲春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图们江下游地区,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带,是东北亚地区的几何中心,是中国从水路到达韩国东海岸、日本西海岸乃至北美、北欧的最近点。珲春市为县级市,城市规模较小,道路两旁的路牌、商店等均标示中文、朝鲜文两种文字。有一条道路两旁的路灯非常独特,下面为儿童形象的铸铁雕塑,灯柱上面的造型灯为烛台样式(图1);街道旁的候车厅则为俄式造型(图2),新颖别致。
我们的午饭被安排到该市专门经营朝鲜族特色餐饮的向日葵餐厅,吃到了正宗的朝鲜冷面、打糕、大酱汤、泡菜等。朝鲜族冷面盛在直径25厘米左右的不锈钢盆里,面条是褐色的,里面有牛肉、鸡蛋、黄瓜丝等,面条劲道,汤酸甜爽口。但众口难调,有几位车主吃不惯、嫌凉,到附近的店铺另外点了饭菜。
朝鲜族最正宗的冷面主料为荞麦面,煮熟后捞出,用冷水冷却,再加冷冻去油脂的牛骨汤,配以适量的泡菜丝、辣椒面、黄瓜丝、牛肉片、鸡肉丸子、蟹棒、苹果片、鹌鹑蛋、熟芝麻、松仁、冰醋、冰糖等。
用各种大米面做成的片糕、散状糕、发糕、打糕等,也是朝鲜族的日常主食。汤、酱、咸菜和泡菜是主要副食,调味品爱用辣椒和豆酱,在肉食中,喜吃牛肉和狗肉。
朝鲜族在饮食制作上较少采用工艺繁复的烹、炸、烩、煸等烹饪方法,总体以生拌、凉拌、煮、煎、炒为主,即使是节庆、祭祀等重大节日饮食的制作也比较简易。另据史书记载,自古以来,我国东北东部、中朝接壤的广阔山区可耕田较少,农作物产量偏低,居民日常饮食朴素节俭,饮食文化观念自然质朴。
延边地区虽然气候比较寒冷,但朝鲜族的主、副食中却仍以凉、冷食品偏多。朝鲜族饮食大多有一定的滋补和医疗作用,如春天食用的参芪补身汤、伏天食用的三伏狗肉汤、冬天食用的野味肉和野味汤等,日常菜肴常见的是“八珍菜”和“酱汤”等。“酱汤”的主要原料是五花肉、小白菜、黄豆芽、土豆、海带、豆腐、平菇、西葫芦、尖辣椒等,以朝鲜族的大酱代盐,在延边有个说法“三天不喝酱汤,浑身就没劲儿”。
到达一个从未涉足的地方,品尝当地特色食品,不失为人生一大乐事。
记者 杨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