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85岁葛妈妈:年三十儿的“个人画展”(图)
发布时间:2013/2/21 13:47:32 | 人感兴趣

85岁葛妈妈:年三十儿的“个人画展”

年夜饭开始前,葛妈妈向儿孙们逐一讲解自己的画 葛昌秋 摄

葛妈妈的一幅“作品”,画的是1952年她带着4岁的女儿、背着5个月的儿子学剪裁的情景。老人识字不多,把标题的“裁”误写成了“栽”

  专稿 (施疑 张薇)

  大年三十儿这天中午,葛家老妈妈马翠兰老人的年饭吃得别有滋味儿。葛家儿孙们不仅把她请到了饭店,还为这个不识字的85岁老太太办了“个人画展”——房间里挂上了45幅她的蜡笔画,这是她一年多来“创作”的部分作品。

  人生经历成了画儿

  席间,马翠兰指着一幅幅画作,向儿孙们讲述其中的故事。

  “那时你爷爷在赵各庄矿上班,离家一百多里地,我在家务农。这幅是1949年3月25日,你爷爷的矿上发了白布,托人捎回家,我把布染了色,做了一床被。”马翠兰指着其中一幅说。画儿中,农家炕上铺着一床被子,一个穿着红袄蓝裤的小媳妇,在灯下纫针做被。

  她又指着另一幅说:“这是1949年腊月二十,生下你大姑第6天,你爷爷在矿上上班,我也顾不上没出月子,去村头挑水。”画儿中,左边炕上一个婴儿裹着小被子睡觉,右边的她自己挑着两个水桶,向村头水井走去。

  还有一幅画内容更丰富,左上角房子里,3个手臂、腿脚带着血迹的伤员躺在窝棚里;左下角两个妇女支着大灶做饭;右边是一个大夫给一个妇女打针。马翠兰介绍说:“这画的是1976年7月28日地震后,咱们那儿是重灾区,两个院就死了20多口人,乡亲们都聚在小学操场上。当时我没受伤,就给村民们做饭。那几天,我惦着在外上班的你二叔和老家的亲人,又急又热,心里不踏实,第三天我就中了暑,倒在了灶台前。赤脚医生从废墟中扒出最后一支强心针给我打上,才活了过来。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真没想到。”

  还有1949年端午节马翠兰割麦子的场景;1950年建军节抱着1岁的大女儿慰问演出的场景;1952年背着儿子学裁剪的场景……解放前的苦难、文革的艰辛、地震的险境、今天的幸福,几十年的历史变迁应有尽有,幅幅有故事。

  尽管老人这些画儿从色彩、构图、人物等方面都不是很讲究,但却是她儿时的记忆、少年的经历、成家的日子的真实写照,贯穿了老人经历的风风雨雨。

  儿孙“逼”出“80后画家”

  马翠兰老人80多岁成了“画家”,这都是葛家儿孙们“逼”出来的。

  两年前,马翠兰的老伴儿去世了。老两口相濡以沫,感情很深,原来进进出出总是形影相随。现在只剩她一个人,难免有些孤单寂寞,平时只能在家看看电视。怎样才能让老人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儿,让没啥文化的老人生活丰富起来,多些精神的寄托?儿女们想到了让她画画儿。

  可是,尽管儿女们把画笔和纸送到跟前,小女儿葛素文找来了相关的书,马翠兰还是无动于衷。因为她不识字,前半生没拿过笔,也没画过画儿。这对于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来讲,就好像是天大的难事儿。

  后来,禁不住儿女的反复劝说,孙子、外孙们也不断地“磨”,老人终于偷偷拿起了蜡笔,照着家里花盆里的“绿巨人”画起来。2011年6月10日,老人终于有了第一张“作品”。有时她还到小区花园里观察各种花草,儿孙们也非常支持她,经常捡来各种树叶供她参考。

  终于,老人画上“瘾”来了。她还把自己的人生经历画了出来,让儿孙们了解,不时地向儿孙们“重播”。不知不觉,老人就画了100多幅。

  让老人笑,就是尽孝

  看着老人孜孜不倦的劲儿,葛家儿孙们也非常高兴。春节前夕,大家商量着怎样让老妈这些“作品”露露脸儿。于是,他们预订饭店、翻拍作品、制作展板,还让上大学的孙女葛珊写了主持词,决定在年三十儿为老人举办“个人画展”。

  得知儿孙们要为她办“画展”,马翠兰老人非常反对,她怕儿女们为她破费,又怕自己的“作品”拿不出手儿。可是,细心的儿女们发现,老人时常拿出自己的画儿欣赏,也很有一种成就感。他们觉得,老人非常需要被人肯定,夸夸她的作品,她心里才高兴。

  年三十儿这天,马翠兰被儿孙们簇拥着走进饭店挂着宫灯、贴着对联的房间,看到自己的45幅“作品”挂在墙上时,老人满是皱纹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她拉着孩子们在一幅幅画前讲述画中的故事。

  孙子葛亮说:“奶奶这辈子吃的苦太多了,很不容易,我们应该好好孝敬奶奶。”正在上大学的外孙冯杰是学美术的,他觉得,从姥姥的画中懂得了好多人生故事,对他今后成长很有好处。“画展”的策划者、小儿子葛昌秋认为,“老妈养育了我们5个姊妹很不容易,我们应该更懂得老妈,常常怀着感恩之心。这些画作不仅反映了老人的人生经历,是一部家族史,也是那个时代每个家庭的缩影,真实记录了社会的发展进程,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非常值得珍惜。”

  看到自己的画儿被儿孙们夸奖,马翠兰又唱起了60多年前建军节慰问时唱的歌。老人手舞足蹈,非常开心。大女儿葛素英讲述了《老妈长寿记事》中记载的全家人为老人尽孝的事儿,儿孙们还演出了小节目,向老人表达祝福。老人将年度家庭突出贡献奖颁给了大儿媳和二儿子,可看了这些画儿,大家更觉得老人才是为这个家贡献最多的人。

  在一阵阵欢笑声中,一家人合影留下了美好的记忆。马翠兰说,“没想到儿孙们把我弄成了‘画家’,我真觉得有压力了。但我还要把画儿画下去、画好喽……”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2 2:49:08,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