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易发传染性疾病 重点人群应加强防范
春季气温变化较大,很容易引起各种流行性疾病的发生。市传染病医院专家提醒,随着我市各高等院校、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开学,将可能迎来流感、麻疹等春季常见传染性疾病传播高峰,家长、学校应注意防范应对。
市传染病医院医务科长葛保民介绍,春季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特别是在北方,经历了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腮腺炎、麻疹、水痘等传染性疾病。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学生开学后又开始集体生活,密切接触极易造成这些传染病在学生间的传播,中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孩子可能成为主要被侵袭人群。
葛保民提醒,预防春季传染性疾病传播,市民应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遮掩口鼻,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也不宜过于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为预防聚集性传染病的发生,葛保民建议,学校开学后立即落实晨检、因病缺课登记及追踪制度。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如发现学生有发烧、咳嗽、流鼻涕、肌肉疼痛等感冒样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雪娜大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