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充当玩具 小心孩子变成“电子娃”
专稿 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普及,不少家长在不经意间,使其成了孩子手中的玩具。有关专家表示,长时间观看、接触电子产品,孩子身心健康存隐忧。
孩子1岁多手机、Ipad玩得“溜”
“我的儿子还不到两岁,现在每天早晨醒来就要电脑、手机,不给就闹,唉!”市民赵女士对孩子的现状表示担忧。赵女士说,孩子不到1岁时,她为了哄孩子高兴,在电脑上下载了儿歌播放软件,每天都会给孩子播放几首儿歌。当时看着孩子随着音乐手舞足蹈,心里也挺高兴的。然而现在,孩子每天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向爸爸妈妈要电脑,要儿歌。赵女士的Ipad平板电脑以及触摸屏手机,现在都成了孩子的玩具。“我们也没刻意教他,他就会了,现在抱着不撒手,不给就哭闹。”回想当初,赵女士表示,可能是以前孩子哭闹的时候,她和丈夫无意间用手机、电脑哄孩子,才造成了孩子现在的状况。
近日,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父母,大部分有与赵女士类似的情况,他们有的是想让孩子早点学习知识、开阔眼界,有的则是想让孩子的生活更加充实,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如今电子产品竟成了孩子的玩具。
儿保专家:
常玩电子产品孩子健康存隐忧
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专家王平介绍,对于幼小的孩童,长期观看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其影响不仅在于视力。幼儿长期长时间观看显示屏幕、收听节目,与人交流必然减少,对孩子的语言发育极为不利,也会对孩子的交流能力、身体发育等造成影响,更有甚者会造成孩子寡言、孤独等心理问题,不利于心理健康。“目前,因孩子两三岁还不会说话而到医院就医咨询的家长屡见不鲜,这与孩子长期接触电子产品大有关系。”王平说。家长要与孩子多交流互动,控制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
幼儿园教师:
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互动
孩子迷恋电子产品,家长该怎么办?记者采访了童星幼儿园的李园园老师。李老师说,对于迷恋电子产品的孩子,家长要正确引导。家长在家看护幼儿时,要多与孩子交流互动,可以用一些物品与孩子做亲子游戏。家长还可以借助教具、绘本等,与孩子一起动手,培养孩子的交流、认知、动手能力等,增强立体感,培养想象力,开发孩子的智力。现在气温转暖,家长应多带孩子到室外活动,让孩子多亲近自然,锻炼体魄。
李老师还建议,电子产品如今已经广泛普及,完全禁止孩子接触不现实。家长可以将电子产品作为教育的辅助工具,下载一些儿歌、轻音乐、诗词朗诵等给孩子听,但要注意控制时间。
记者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