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单身男女架鹊桥 5年撮合100多对
古冶义务红娘团谱写爱的乐章

专稿 她们是一支特殊的志愿服务队伍,不收一分钱却尽心尽力为单身男女搭建鹊桥,在5年时间里成功促成100多对单身男女步入婚姻殿堂;她们的平均年龄超过60岁,却不辞辛苦,不怕麻烦,为的是让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她们就是我市古冶区义务红娘团的红娘们。
免费服务倒贴电话费
义务红娘团的发起人宋振兰、李晓华是古冶京华西里社区的两位老人。“退休后,我们几个热心肠的老姐妹聚在一起,想为社区居民做点好事,但又没啥特长,不知道干些什么。”宋振兰笑着说,“后来,我们发现好多家长发愁孩子找对象的事儿。现在大龄青年多,对象不好找,一些丧偶、离异的中老年人也急于找个伴儿,我们要是从中牵个线、搭个桥,好事儿就办成了。”
就这样,义务红娘团成立了。随着热心人的不断加入,这支队伍由最初的十几个人逐渐发展到现在的40多人,服务范围也扩大到了整个古冶区。“我们在古冶有四五个服务点,覆盖唐家庄、林西、赵各庄等地,每周六、日上午还到市区南湖公园开展活动,同时,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类型的交友联谊会。”说着,宋振兰拿出一摞厚厚的资料册,上面密密麻麻地登记了数百名单身男女的资料,“这是今年在我们这里登记的,因为是免费婚介,没有商业色彩,大伙儿都比较认可。”
多年来,义务红娘们为了这份甜蜜的事业忙碌并快乐着。在这里登记的单身男女尤其是老会员的资料,红娘们如数家珍,年龄、职业、体型、有什么要求,都一一记在心里,努力为他们挑选志趣相投、条件相当的相亲对象。
帮会员牵线,电话费成了一笔不小的支出。很多红娘每月的手机费高达200多元,这对于退休工资只有一千多元的老人们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可她们没有任何怨言,对这个没有报酬的“工作”乐此不疲,因为“这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好事。”
每人都有一本“红娘经”
介绍对象有什么诀窍?遇到相亲“老大难”、“专业户”该怎么办?义务红娘们每人都有自己的经验之谈。宋振兰告诉记者,好红娘要做到“三勤”——嘴勤、腿勤、头脑勤。“有些大龄青年条件高,选择配偶很挑剔,左一个不成,右一个不满意,有时候要见十几次面才能找到愿意相处的对象,我们就要不厌其烦地帮忙联系。”
去年冬天,75岁的红娘李福堂为唐家庄社区的一个小伙子介绍对象,定好见面的日子天冷风大,李大爷一大早就骑自行车赶往见面地点,路上一不小心滑倒在积雪中,摔得不轻,他却依然蹒跚着赶到了目的地。家人心疼他:“摔这么厉害,怎么不把见面时间改一下?”他却认真地说:“说好的事不能变,否则可能产生误会,我们介绍人辛苦点,单身男女就能早一点找到幸福。”
义务红娘们不仅承担着给单身男女牵线搭桥的任务,还扮演着情感联络员、疏导员的角色。两年前,李晓华帮一对大龄男女牵了线,双方都很满意,可男方母亲嫌姑娘性格内向,母子二人产生了矛盾。“其实姑娘有很多优点,是个文静、孝顺的好孩子。”李晓华再三做思想工作,男方家长终于点了头。如今,小两口添了宝宝,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
5年撮合100多对新人
古冶义务红娘团自2008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在红娘们的努力下,4000多名登记注册的单身男女中,已有100多对成功牵手,步入婚姻殿堂。
如今,古冶免费红娘团的名气越来越大,市区和周边不少县区的单身男女都纷纷打来电话咨询。家住唐山市区的董先生曾多次经婚介所相亲,钱花了不少,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得知古冶区有这么一个免费红娘团,他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拨通了电话,没想到第二天就接到了红娘张悦让的来电。在红娘团成员们的共同努力下,董先生很快与一位条件相当的女孩见了面,两人一见倾心,坠入爱河,如今正忙着筹办婚事。
不久前,红娘李晓华又接到一对准新人的婚礼邀请。“每介绍成功一对,心里都特别高兴。”李晓华笑言,当红娘已经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论几点有人打电话来,咨询、登记或是诉说,我都耐心去听,去解释,想办法帮助他们。”古冶义务红娘团的老人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把这份甜蜜的事业一直做下去,为单身男女谱写爱的乐章,让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本报记者胡杨
通讯员海山张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