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南人武翠玲: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专稿 “帮助别人不仅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让我感到由衷的快乐。”日前,在滦南县宋道口镇郭董村,65岁的农村妇女武翠玲这样告诉记者。就是因为这样的信念,6年多时间里,武翠玲用省吃俭用积攒的零用钱为村里单身老人、空巢老人或者行动不便的老人买衣服买鞋,在一件件小事中,体验着生活的快乐。
武翠玲:困难时期大家都帮我
武翠玲出生于滦南县西小营村,有兄弟姐妹8人,她是家里的长女,由于家庭条件所限,武翠玲升入高中不久就辍学了,之后在当时的农医班学习。3年后武翠玲农医毕业,在所在村卫生院帮忙。
1967年,武翠玲经人介绍与郭董村的毕福印结婚。婚后,他们的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相继出生。她是一名村医,随时都可能出诊,她的丈夫身体不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病等,干不了重活儿。很多时候,她都是一边出诊一边照顾3个孩子,家里的农田根本顾不上侍弄。“特别是农忙季节,看着别人家忙着收玉米、种麦子,我特别着急,村民们二话不说,一有时间就来帮我。”武翠玲始终忘不了,1993年,她的丈夫突然发病,村民们不顾家中农活儿正忙,第一时间帮她把丈夫送到医院。由于丈夫长期住院,加之生活困难,后续医药费一度难以为继,丈夫所在单位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将治病的2000元押金送到医院……“我困难的时候,大家都在帮我,我生活好了,也要尽己所能为大家做点事。”
村民:她的好心是出了名的
1996年,武翠玲的丈夫去世,1997年,武翠玲被小女儿接到了北京居住。2007年,再次回到家乡的武翠玲在一次外出途中看到,同村一位正坐在街边晒太阳的老先生突然从凳子上滑了下来。武翠玲赶紧上前扶起老先生,她发现老人的裤子全湿了。武翠玲将老人搀回家,老人的孩子都没在家。武翠玲二话没说,骑上自行车到市场给老人买来两条裤子。“翠玲当村医时就每天骑车给村民看病,有的村民家里穷,翠玲不仅不收医药费,还拿自己家的米、面等给人家送去,她的好心是出了名的。”采访时,67岁的村民王金兰告诉记者。
省吃俭用为空巢老人买衣买鞋
武翠玲现在没有收入,她的零用钱都是孩子们给的。“孩子们给的钱她舍不得给自己花,她的衣服有孩子们买的,也有她自己买布头儿做的。”村民王金兰告诉记者,武翠玲将节省的钱都用在帮助那些单身老人、空巢老人或者行动不便的老人身上,她为他们买衣服、买鞋,甚至买床单、做棉被,却从不肯收他们一分钱。“五六年了,村里穿过翠玲买的衣服和鞋子的老人不计其数,有些老人的子女过意不去,上门给武翠玲送钱,翠玲说什么也不收。”当日,王金兰手拿一件红色秋衣告诉记者,“这件新秋衣就是她刚给我买来的。”
“每次看到老人穿上新衣新鞋后脸上的笑容,我心中就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和感动。我并没觉得自己做了什么,这样做我很开心,我将来还要这样做。”武翠玲话语朴实,一如她的为人。
记者梁赞英田菲菲实习生许钰莹
线索提供:刘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