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相伴骑游路
专稿 今年67岁的韩岐山加入市老年体协骑游队的时间并不长,但骑游给他的身心均带来很大变化,除了整天与志同道合的老朋友游山玩水,他的高血糖、脑血管硬化等毛病也消失了。
韩岐山以前也爱好运动,但不太系统。退休后,他的体重一度达到75公斤,血糖血脂超标,脑血管硬化。前不久,他又做了一次体检,血糖血脂没用吃药都达到正常值,脑血管硬化的斑块也消失了。
2011年,他从古冶区搬到市区的新家后,明显感觉到了失落,周围没几个熟人,没意思时就在家里看电视、看书。当时,他听说有个骑游队,就加入了,没想到,这一决定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刚参加活动没几次,他就花4000多元买了辆自行车,每天上午、下午各骑行一次,合计100多公里。现在,由于有了接送孩子的任务,他只能每天上午骑行50多公里,下午一般不出去了。每次骑行归来,他都要详细地将公里数、消耗热量、骑行时间等记录在自己的本子上。记者采访他的当天上午,他在南湖公园骑行了2小时15分,共55.1公里。他最近的记录中,行程最远的一天是3月5日,骑行6小时14分13秒,行程127.57公里,平均速度每小时20.4公里,最快速度每小时27.6公里,消耗热量1790.6卡路里。精通医学知识的他介绍,每天这么大的热量消耗,即使是糖尿病人也无需忌口。这辆自行车的总行程已经达到5000多公里。
去年,他与几名老伙伴骑车去了黄山,行程2300多公里。从南京赶往芜湖的途中,赶上天降大雨,他的自行车又扎了车胎,大家都过来帮忙。由于他的车胎严重老化,快到黄山时又爆了,补上后还是煞气。队友们从地图上查到,前面10公里左右有个大一点儿的城镇,让他搭车前往;可他的车胎比较特殊,全镇都没有卖同样型号车胎的。一位登过黄山的队友主动提出让他们登山,自己坐公交车到附近的黄山市去买。等他们从山顶归来,他已经买回新车胎并安装好。老韩曾深有感触地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骑友情不亚于战友情》。
现在,骑车锻炼已被他“当事业干”了。2011年,他第一次与伙伴们出远门就去了西柏坡,一路上山岭相连,几名骑友虽然认识时间不长,但不管谁有了困难,其他人都会立即伸出援手。途中,他们要过一座桥,但桥刚刚被洪水冲毁,如果绕道需要大半天时间,一位车友自告奋勇到20多米宽的河里探路,水深仅及大腿根部。大家互相搀扶,扛着自行车过河,每人负重都有30多公斤,而他们年龄最小的60岁,最大的已经74岁。大家互相搀扶,全部安全过了河。过河后的场景使他终身难忘,大家仿佛回到了童年,在河滩席地而坐,晒太阳、聊天,晾晒浸湿的衣服……今年4月份,他准备骑车去呼和浩特,计划单程15天,行程2200多公里。5月初,他计划去漠河,行程达4100多公里。
韩岐山说,自己的收获不仅是身体上的,更重要的是结交了很多朋友,彼此相处融洽,生活非常充实。
记者杨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