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第一炼钢工”是怎样炼成的
——记市政协委员、唐钢炼钢操作技能专家郑久强
专稿 “学一流的炼钢技术,做一流的炼钢工人,干出一流业绩。”郑久强的志向伴随着青春,始终紧紧地和火红的钢水、飞溅的钢花连在一起。
郑久强,市政协委员,唐钢集团第一钢轧厂转炉车间党支部书记,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技能专家。
1989年,郑久强从唐钢技校毕业,被分配到第一炼钢厂转炉车间工作。郑久强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很快,就破格成为唐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炼钢炉长,并先后获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冶金部技术能手等光荣称号。他创立的三计算、两控制、四观察的“三二四”炼钢法,结束了完全靠经验炼钢的历史。他首创的“519”低合金品种钢冶炼操作法,使正品合格率提高到95%以上,当年创造的经济效益超过800万元……由于事迹突出,郑久强被唐钢授予“唐钢功臣”的荣誉称号,并被聘为首位首席操作技能专家。
2002年,全国冶金系统炼钢职业技能大赛举行,郑久强代表唐钢参赛,他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摘得全国炼钢状元,同时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被誉为“华夏第一炼钢工”。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郑久强不仅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和省十大道德模范称号等无数荣誉,还受到过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2009年,他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中华技能大奖”,这也是技术工人的国家级最高奖项。2010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成为技术工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河北省第一人。
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一名专业技能专家,郑久强更为关注我市钢铁行业的发展,他曾撰写了《关于钢铁产业升级,促进我市由钢铁大市向钢铁强市转变的建议》,受到有关领导的好评。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郑久强准备提交一份关于钢铁企业节能减排,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的提案。
常永利于季男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