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昨发预警提示
警惕以社保补贴为名的电信诈骗
4月10日,记者从市公安局获悉,近期,我市出现犯罪分子冒充社保部门工作人员,以领取社保补助金为名实施的新型诈骗。4月以来,我市连续发生此类诈骗案件3起。由于受企业社保金上调政策的影响,此类诈骗对市民具有相当的迷惑性。
据介绍,4月1日,王某某报案称,当日17时许,其在路北区某银行被他人以社保补助须银行转账的方式骗取10822元。同日11时许,陈某某报案称,当日10时许,其在乐亭县乐亭镇,被人以领取社保补助为由骗取8317元。4月2日13时许,王某某报案称,当日11时许,其接到自称是社保中心的电话,让其去银行取其父亲的社保补助,到银行后,其按对方的要求操作,结果被转走15500元。
警方分析,此类案件的作案时间主要选择白天银行营业时段;犯罪分子多数跨地域、跨境异地作案;作案目标多为退休老年人及其亲属;多为团伙作案,团伙成员之间分工明确;犯罪分子冒充社保部门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或短信形式联系受害人,通知领取其本人或者亲属的社保补助金,待取得受害人的信任后,诱骗受害人到银行ATM机上进行转账,以骗取钱财。
警方提醒市民,作案者所留的电话号码往往是经过电脑改号软件修改的,可以任意显示号码;作案团伙事先通过采取大范围撒网的手段群发信息,一旦有人上钩便假冒社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向不知情当事人谎称有一笔社保补助金可领取,并要求当事人至ATM机进行操作,诱导其转出银行卡内钱款。
与社保卡有关的电信诈骗案还有另外一种作案手段,即骗子在电话中声称事主的社保卡涉嫌透支消费购买大量药品,或提示需要领取社保补贴。其实,社保卡并不具备透支功能。
如果市民的社保卡出现问题,相关机构会通过书面告知的方式通知持卡人,而不会使用电话、短信等方式与持卡人直接联系。此外,假如社保卡上缴纳的费用真的出现多缴错缴等情况,相关部门也会通知持卡人到缴费所在社保大厅进行更正办理,而不会使用ATM机的方式办理,更不会通过电话操作的方式与持卡人进行沟通。
警方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尤其是对警惕性差、信息不灵通的老年群体,需增强其防骗意识;金融机构要在办理大厅、ATM机上张贴预警提示信息,防止用户被骗。
(晨曦 季男 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