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大妈创作20余首歌曲赞美家乡
梦想登上《星光大道》的舞台

图为张淑艳在果园剪枝。 杨磊摄
□昌英田红杨磊
“头枕着研山的脊梁,脚蹬着横山的肩膀,听着那滦水的涛声,俯卧在母亲的身旁。啊!古城,神话里的姑娘,滦州古城,我最熟悉的地方,你睡着了,慢慢进入甜蜜的梦乡。”你肯定想不到,这首《古城春梦》竟出自一位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水平的农村大妈之手。
这位农村大妈叫张淑艳,今年59岁,是滦县一位普通的农民。从2009年起,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她以超凡的毅力,为家乡古城作词谱曲20余首,让赞美滦州的一首首歌曲唱响冀东大地。
人过中年拿笔写歌
灵感源于古城巨变
张淑艳的家住在滦州古城前窑村。眼前的她,利落短发,皮肤微红,高挑清瘦,看上去就是个勤快务实的过日子好手儿。打招呼一握手,厚实有力,想必是干了一辈子农活打下的基础吧。她热络地将记者请进屋,端上早已备好的水果:“这都是我家那70多亩果园结的苹果、鸭梨,尝尝吧,可甜了。”
张淑艳说,小时候她最爱听村里大喇叭放的红色歌曲,那时虽听不懂歌词内容,但基本都能哼唱。由于家里穷,张淑艳只上了四年半小学,后来,就是成家、生子、种地,过着和其他农村妇女一样的平淡生活。
张淑艳拿起笔写歌,是源于2009年滦县电视台组织的《我心目中的滦州古城》征文活动,“我是土生土长的古城人,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有深厚的感情,我亲眼目睹古城从破旧不堪到今天5A级景区的开发过程,特别有感触,所以,一个星期写出了5000字的征文。”
感情真挚的征文让文化不高的张淑艳获得优秀奖,更让她灵感突发,将征文浓缩成了她创作的第一首歌《美丽的滦州我的家》。
忙里偷闲自学简谱
20余首歌如此写就
起初,张淑艳不懂简谱,她先是写出歌词,再自己反复哼唱,用录音机录下声音,再修改,再录制……“这种做法太不专业,歌曲传唱度也不够,必须得学会谱曲!”于是,张淑艳开始对着先前买来的音乐书籍,自学简谱知识。靠着一股子拼劲,她硬是学会了简谱,能够作曲了。
平日里,张淑艳要跟丈夫一起打理果园,还要做饭、照顾90多岁的婆婆和年幼的孙子。“我兜里装着纸笔,灵感一来,停下手上的活儿,赶快写下来。睡觉时,纸笔放在枕边,半夜醒来,想到什么就先记下来……”张淑艳边说边摊开一些超市购物小票、旧报纸、宣传单等,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她作词作曲的字迹,“有些东西都是先写在这上面,再打草稿。”
《滦河有约》《欢迎你到滦州来》《滦县,走向新辉煌》……从2009年开始至今,张淑艳已经创作了20余首关于家乡的歌,“像我这样的农村妇女,家里家外一堆活儿,没有专门的时间搞创作,但因为我热爱唱歌,用心感受生活,歌中的一切就在你身边,所以写歌没觉得难。”
除了歌曲创作,张淑艳还组建了秧歌舞蹈队,这支由中老年妇女组成的大队伍每晚都会在滦州古城锻炼:“100多名村民每天晚上聚在一起唱啊跳啊,既丰富了业余生活,又增进了邻里关系。”
梦想登上《星光大道》
写歌唱歌赞美家乡
“深呼着乡土的气息,倾听着小鸟的歌唱,观望着河边的朝霞,亲吻着百花的芳香。啊!古城,天使般的姑娘,滦州古城,我最向往的地方,你醒来了,如今你更加古色天香。”
《古城春梦》是张淑艳最近创作的一首歌,她说是崭新的古城唤醒了她沉睡多年的歌唱之梦,而她的一首首歌曲也装饰了古城春梦:“我只是个普通农民,从来没走出过古城,更没有上过任何舞台。但写歌唱歌让我越活越充实,让我活到快60岁开始有野心、有追求了。”
说到此,她不好意思地笑笑,眼里尽是憧憬:“我想系统地学习下专业的音乐知识,再买个电子琴,以后可以边弹琴边创作。我最大的梦想就是登上央视的《星光大道》,告诉他们,没学过音乐的农民,也能写好歌,把滦州古城的百姓故事、家乡巨变唱给全国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