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唐山市纪委 唐山市监察局
关于开展“两级晾晒”实施“七项行动”深入推进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
为进一步创优发展环境,市纪委、监察局决定,对重点环节强化监督检查,在全市开展“两级晾晒”,实施“七项行动”,为建设具有实力、活力、魅力的沿海强市、美丽唐山提供坚强保障。
一、两级晾晒
1.一把手“晒责”。组织市直有关单位“一把手”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破解本单位制约发展环境问题等内容,利用新闻媒体向社会承诺。市纪委监察局监督检查各单位践诺情况,承诺事项没有兑现的,单位“一把手”通过电视问政的形式向社会作出说明,违诺并造成不良影响的,进行问责。公开评议履诺,各单位承诺事项完成情况列入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日常工作考核,工作进度在唐山纠风网上公开,一月一通报,年底组织群众问卷评议。
2.百名处长“晒权”。组织100名直接服务企业和群众、与发展环境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高的政府系统窗口单位的职能处室处长“公开晒权”,在新闻媒体公示“用权”履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以此规范行政审批、执法监督、行政管理行为。监督检查处长践诺情况,承诺事项没有兑现的,处长通过电视问政的形式向社会作出说明,违诺并造成不良影响的,进行问责。公开评议履诺,100名处长承诺事项完成情况列入民主评议处长日常工作考核,年底组织群众问卷评议。
二、七项监察行动
1.窗口单位公共服务标准化监察评议。按照“岗位服务有标准、内部运行有程序、服务质量有监督、服务结果有考核”的要求,对全市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行业窗口单位,进行服务标准化监察评议。采取日常巡查、质询座谈、投诉记账、社会问卷、半年考评、年终总评,将评议结果纳入年度民主评议行风成绩。开展月评行业服务最差单位并在媒体上公开曝光,对于服务对象反映强烈、民主评议排名落后单位的相关责任人,采取诫勉谈话等必要的问责手段。
2.开通企业投诉“直通车”。在完善纠风治乱快速反应机制的基础上,开通企业投诉“直通车”。市纪委监察局班子成员分包100个重点企业,公布联系方法,经常走访企业,直接发现了解破坏企业发展的问题,检查支持扶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直接受理企业的投诉。
3.百名监督员大巡查。从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乡村干部中聘请100名“发展环境监督员”,向社会公示,发放聘书,赋予他们纠风治乱的监督权,监督员可随时对行政执法情况,政风行风建设情况,对市委、市政府优化发展环境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向市纪委监察局反馈,市纪委监察局每季度对巡查结果进行通报。
4.清理行政部门“霸王”条款专项行动。清理整顿全市行政部门利用行政职能擅自设立的收费、罚款等项目,擅自提升处罚标准,扩大处罚范围等问题,同时清理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下属单位与所属市场中介组织挂钩,并强制项目单位接受指定的中介服务问题。
5.规范执法行为专项行动。按照行政执法部门执法主体、执法程序、执法用语、执法文书和行政处罚案卷制作五个方面的规范要求,会同市政府法制办,采取日常监督检查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全面督导与重点监管相配套,组织开展专项执法监察、联合专项检查、执法案卷专项检查、不定期抽查、明察暗访等形式,集中治理行政执法中执法主体缺失、程序不规范、以罚养人、同事不同罚、执法不公和滥用执法权等突出问题。
6.纠风治乱履责专项监察行动。按照“一岗双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要求,对各级各部门党政领导班子解决本单位“四难”“三乱”“庸懒散软奢”,查纠用公款购买各类支付凭证,违规开具大额发票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年度内所在单位出现三次被问责情形的,依据《唐山市关于损害发展环境的公务行为实行问责的暂行办法》,启动对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的问责。
7.政务服务提效专项监察行动。集中对应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部门和事项是否全部进驻办理、已经进驻的是否充分给予窗口授权、审批办理流程是否规范、是否超承诺时限、审批服务“体外循环”等进行全面核查,同时定期对“三类事项”案卷进行评查,切实解决“人进事不进”、“事进权不进”、“小权进大权不进”、窗口“收发室”等问题,确保做到“应进必进、进必授权”,确保“让审批更快,让服务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