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验证流动摊贩所卖气球安全性
嘭!嘭!俩气球一见明火全炸了
(记者 赵立峰)儿童节马上就到了,街头上卖气球的流动摊贩多了起来,但这些气球安全性如何呢?带着这个疑问,5月30日,记者随机在街头买了2个气球进行试验。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市妇幼医院门口,发现这里有两个销售气球的小贩。气球五颜六色,大的8元,小的5元。记者买了一个小的气球,问,“这气球装的是什么气体?”“氢气!”该男子直言不讳地说。
在凤凰山公园,记者遇到了一个卖气球的流动摊贩,一位家长见女儿喜欢,便花5元钱买了一个美羊羊造型的气球。记者问她是否担心气球爆炸。她愣了一下,说:“应该不会吧?卖气球的说气球里充的是氦气,不是氢气,不会炸。”随后,记者也买了一个气球。
为了验证气球是否会爆炸,记者做简单的实验进行验证。为了保障安全,记者先将一个气球的少量气体冲入到一个干瘪的塑料袋中,再用烟头去点燃塑料袋,“嘭”塑料袋一下炸瘪了,用手一摸还有余热,点燃留有剩余气体的气球,“嘭”的一声,气球炸开,冒出一团火焰。
记者用一个木杆将点燃的纸团放在第二个气球下方。气球瞬间爆炸,一声巨响,一团浓烈的火焰喷涌而出,火团有两个气球那么大。
试验测试仅仅是试验,那么气球在现实中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呢?去年12月25日,洛阳一名1岁女童在玩氢气球时,气球爆炸。该女童衣服被点着,身体大面积烧伤,不治身亡。
其实,早在2006年7月,国家有关部门就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施放气球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以惰性气体取代氢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充气球,同时严禁手持氢气球的施放活动,并明确规定在公共场所禁止灌充、施放氢气球及其升空物,严禁在各种场合灌充手持氢气球。
那么,相比而言,氦气球比较安全,为何商家不用氦气呢?一名专门批发氦气球的商户告诉记者,氢气很容易制备,只要有氢气机就行;氦气是惰性气体,难以通过化学方法制备,只能从空气或天然气中提取,因此成本很高。充一个氢气球,所用氢气的成本在0.2元左右,而氦气球的成本至少得6元。因此,商家更愿意卖便宜的氢气球,而且价位市民也容易接受。
专家建议,由于氢气是易燃易爆气体,比较危险,家长尽量避免给孩子玩氢气球,而一旦要买,尽量买小号气球,小心看管孩子,远离人群,因为万一在人群中遇到烟头、火花等火源会比较危险。同时还要避免近距离接触氢气球,一旦发生爆炸,可迅速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