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电梯安全系列报道(一)
我们身边的电梯安全吗?
专稿 近几年,随着我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电梯已遍布我市的公共场所和新建住宅小区,并呈现出保有量大、增长迅速、分布广泛等特点。记者从市质监局了解到,目前,我市电梯的总数量已达到11000多部,仅今年电梯的数量就增加了3000多部。
近日,深圳、西安、上海等地频现电梯事故,引发了我市市民对电梯安全的关注。
为了探访我们身边的电梯是否安全,记者走进我市的医院、商场等公共场所以及住宅小区,发现公共场所的电梯还是比较规范的,而住宅电梯则易发生梯门开启不畅、困人、蹾梯等故障。
公共场所电梯较规范
近日,市质监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公共场所电梯安全大检查,共检查公共场所电梯51处,发现安全隐患21处,已督促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进行了整改。
5月30日,记者在我市多家医院、商场的电梯内都看到一张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印制的安全检验合格证,合格证上标明了维保单位、检验单位,以及下次检验日期。市第二医院电梯里的安全检验合格证上的下次检验日期为2014年2月,这说明,该电梯仍在年检有效期内。电梯里都贴着求救电话,以备电梯发生故障时使用。
记者对在公共场所乘坐电梯的市民进行了采访,市民普遍认为公共场所的电梯很少出故障,能够安心乘坐。
住宅电梯故障频发
在我市多个住宅小区的绝大多数电梯里,记者看到了还在有效期内的安全检验合格证,只不过有的检验合格证被居民撕掉了。
采访中,居民纷纷向记者讲述了他们所遭遇的梯门开启不畅、困人、蹾梯等故障。
某小区的赵先生谈起被困电梯内的经历,仍心有余悸。去年的一个晚上,赵先生从1层乘电梯上8层,可电梯行至半路时突然停了下来,电梯里的灯随之熄灭,按钮也失灵了。幸好有灯光从电梯的缝隙射入梯厢内,使他不至于置身黑暗之中。通过梯厢门的中间缝隙,他能判断出电梯停在了两个楼层之间。拨打求救电话十几分钟后,物业人员赶到现场救助,他从梯厢里跳出,脚落在了6层楼的地面上,身后是深深的梯井。
刚刚搬进新居的张先生,一周就被电梯困了两次。他说:“年龄大了,买带电梯的楼房就是为了上下楼方便,谁成想,电梯还这么不安全。现在一进电梯,我就胸闷。”
居民被困在电梯里感受的是恐惧,如果遭遇电梯蹾梯就是惊心了。几个居民本打算乘电梯向下到一层,没想到电梯竟迅速下滑,一下子降到了负三层,幸而无人受伤。
除了电梯困人、蹾梯以外,电梯门开启不畅,电梯运行时铁链的噪声过大等,都让居民感觉不安全。 记者 曹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