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来客
□田艳林
专稿 5月25日,天晴气朗,惠风和畅。
8时30分,干净整洁的迁安建昌营镇大龙庙小学,迎来了师生们尊贵的客人——市电力公司领导。
大龙庙小学地处长城脚下,从迁安城区到学校需一个小时的车程。学校只有6个孩子,2名女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学校条件十分艰苦。在市电力公司开展的“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活动中,大龙庙小学的办学环境让公司领导深受触动,为教师学生办实事、解难题列入了公司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经过半个多月的紧张筹备,迁安电力公司带来了一份“打包”大礼。
建昌营供电所电工师傅为学校整修了电路,安装了潜水泵。电闸一关,清澈的井水喷涌而出,教师靠桶提水吃成了历史。
公司党委办公室的同志带来一台高配置电脑,加之先前与电信部门的密切协调,网线通了,外面精彩的世界触手可及。
公司团委的3名志愿者俨然像是大孩子,和学生一起唱歌、跳舞,其乐融融。他们与孩子们相约,常来到学校,教他们唱歌、带他们跳舞。
公司工会带来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千余册图书、连环画,精挑细选的图书让孩子们爱不释手。
9时40分,电力公司领导和陪同前来的迁安市教育局、妇联领导共同为以市电力公司命名的首所“供电光明小学”揭牌,公司的目光将长期锁定在这所深山小学。随后,电力公司领导又把3000元现金交给了教师。公司高经理深情地说:“大山里的这6个孩子,我们公司6名班子成员每人分包1名。公司还决定,设立爱心基金,无论公司领导怎样调整,对‘供电光明小学’学生的资助会像接力棒一样一直传下去。”
挥手告别,依依不舍。校园里,那首熟悉的旋律在回荡: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
编后话:
有别于其他单位献爱心活动,迁安市电力公司的举动具有创新意义。
主动为之。既不是上级安排部署,亦不是对口帮扶,帮之危、解之困,完全是公司的自主行动。锦上添花难得,雪中送炭更可贵。想得全面。从吃水到用电,从看图书到教音乐、舞蹈,从资助到网络,急之所想、帮之所需,学校面临的所有困难一一纳入了他们的视野。做得实在。在帮扶了现有孩子的同时,公司命名了首所“供电光明小学”,设立了基金,他们将爱心传递下去的做法更令人钦佩。
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已全面展开,如何立足岗位、创新驱动,优化环境、助推发展,迁安市电力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