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牵小手 孩子脱臼了
专家:牵小孩手也得讲科学
市协和医院骨科近日收治一名由于父母牵拉孩子的手造成骨胳脱位的2岁女童。专家提醒,牵小孩手也得讲科学,比较安全的方法是,在拉孩子的时候,要拉上臂,宝宝学走路时,家长最好把两手放在孩子的腋窝下。
据介绍,这名2岁女童当天和爸爸散步,玩着玩着,孩子突然要跌倒,爸爸赶紧伸手把孩子拉起来。没想到,孩子坐在地上,左手臂弯曲,右手握着左手的手腕使劲哭。家长赶紧打车来到协和医院骨科就诊,确诊为桡骨小头半脱位,而病因就在于爸爸的那一拉。
市协和医院骨科杨益民主任介绍,一般5岁以下孩子的桡骨头发育尚不完全,桡骨头和桡骨盖的直径差别不大,环状韧带也比较松弛,稍加外力影响,桡骨头就会从环状韧带中脱出,形成半脱位,造成俗语所说的“牵拉肘”。孩子一旦发生“牵拉肘”,就会疼痛哭闹,被牵拉的上肢主动活动减少,尤其是拒绝患肢上举动作。有经验的医生可通过简单的手法复位,一旦归位,疼痛立刻消失,手臂功能也马上恢复正常。
杨益民建议,如果幼儿出现“牵拉肘”现象,应该立刻去医院骨科诊治,由专科医生检查和进行复位。这是因为,如果孩子之前跌倒过,除了桡骨头半脱位,可能还有骨折等其他损伤。如果患儿年龄大于5岁后,仍然反复出现脱位,则需要拍X光片,进一步检查桡骨头发育是否存在畸形。
(志永 大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