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照代扣分现象屡禁难绝
交管部门呼吁:珍惜自己的驾驶“信誉度”

专稿 自从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的新《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实施以来,驾照代扣分现象频繁出现。为了避免重新参加培训和考试,不少司机采取借用亲朋驾驶证,或花钱销分来处理违章记录。交管部门表示,驾照代扣分行为既不合法、又不安全,驾驶人应该珍惜自己的驾驶“信誉度”,切勿为了逃避处罚或贪图小利而影响自己的诚信记录。
新规催热“代扣分”业务
据悉,新《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123号令)共有记分交通违法行为52种,比111号令规定的38种增加了14种。同时,记分分值大幅度提高,违反交通信号通行(闯红灯)、一般超速(超过20%不到50%)等比较常见的交通违法行为由3分提高到了6分。
由于新规增加了扣分项目,加大了扣分力度,一些违章司机担心被扣满12分后要重新参加培训和考试,在处理违章记录时使用他人的驾驶证“偷梁换柱”。司机秦先生是个新手,因为驾驶技术不熟练,上路没多久就被扣了9分,为了避免“回炉”,便从亲戚那里借来驾驶证“分忧”。记者调查了解到,秦先生的这种行为十分普遍,很多驾驶人都有过向亲友借驾照销分的经历。
严格的新规也催热了交通违章“代扣分”业务。“出售驾驶证分数,C1本12分, A2本6分,价格面议,有需要的朋友联系,肇事绕行,非诚勿扰。”在一些网络论坛上,类似的广告贴随时可见。驾驶证分数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一个“分贩子”告诉记者,目前C类驾照每分的市场价在50至100元,A、B类价格更高。
珍惜自己的驾驶“信誉度”
目前,驾照代扣分现象主要出现在非现场处罚的交通违法行为中。由于部分电子眼只能拍到违法车辆车牌,而无法拍摄到车内违反交通秩序的驾驶人的样貌,致使交警在处罚时只能“认车不认人”,给这种代扣分行为留下了可乘之机。
而社会上大量存在的“僵尸驾照”也为代扣分现象的滋生提供了土壤。记者调查得知,愿意代人扣分的驾驶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拿了证却没有车的“本本族”;另一种是平时很少开车的私家车主。在网上发帖出售驾照分数的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和妻子都考了驾照,但平时很少开车,“驾照上的分数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帮别人销了分,还能赚点钱。”
市交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扣分是对交通违法驾驶员的一种管理手段,目的是减少交通违法行为,买卖驾照分数违背了这一管理本意,无形中助长了违章者的侥幸心理,干扰了正常的交通管理秩序,为交通肇事埋下了隐患。此外,代人销分还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当事人很难维护自己的权益。
据悉,目前公安部正在研究推进交通安全诚信体系建设,交通违法行为或将与个人信用以及职业准入挂钩。交管部门呼吁:驾驶人应该珍惜自己的驾驶“信誉度”,不要为了逃避处罚或贪图一时小利,影响自己的诚信记录。
大中型车驾照不扣分免年审
日前,持有B2本的司机孟师傅来到车管所,在为驾照办理审验业务时,被工作人员告知,由于他平时较好地遵守了交通法规,在最近一个记分周期内没有出现记分情况,驾驶证已自动通过审验。
据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工作人员介绍,根据新《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今年机动车驾驶证审验有不少新变化。持有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驾驶证(依次为A1、A2、A3、B1、B2)者,审验期由原来的两年改为一年,在上一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记分记录的,可免年审,驾驶人不需要再到车管所进行审验。
而对于有扣分记录的A、B类驾驶证,审验则更加严格。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1至11分的A、B证驾驶人,到交管部门接受审验时,要参加3小时以上的理论学习和警示教育;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满12分或者连续三个记分周期不参加审验的,除驾驶证要被强制降级外,还要参加7天的理论法规、交通安全学习。学习结束后,驾驶人必须通过相关考试才能审验发证。
此外,A、B证驾驶人在一年实习期内记6分以上但未达到12分的,实习期限延长一年。在延长的实习期内再次记6分以上但未达到12分的,注销其实习的准驾车型驾驶资格。
记者了解到,新规施行后,大中型车驾驶人都格外珍惜自己的驾照分数,“给多少钱也不卖,代价太高了。”孟师傅说。车管所工作人员表示,驾驶证审验新规奖罚分明,对于促进驾驶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减少违章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增加了驾照销分的“成本”,遏制了驾照代扣分现象的发生。 胡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