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家支招健康食香粽
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少吃或不吃
端午时节粽香飘,在这个传统节日里该怎样健康吃粽子呢?市中医医院专家提醒,粽子好吃,吃也有讲究,过量食用可能引发消化不良,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患者要少吃或者不吃,老人和儿童不宜过量进食。
市中医医院中医门诊副主任中医师朱其恩介绍,在中医里,包粽子的苇叶及荷叶均是清热解暑的良药,糯米也具有益气生津、清热的药效。端午节后,便进入了夏季最热的月份。由于苦夏难耐,人们普遍会有上火、中暑现象发生,而此时常吃粽子,确实是药食同源的解暑良“药”。但是大吃特吃对人体是没有好处的,因为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大量进食后易导致消化不良,引起肠胃不适。
朱其恩建议,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选白米粽,别蘸糖,不要吃得太甜;有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的病人,不要吃肉粽、蛋黄粽等脂肪、蛋白含量过高的粽子;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如果过量食用,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影响血液循环,易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红枣粽和甜粽子,糖尿病患者不适合多吃,因粽子含糖量较高,粽子中加入了红枣、豆沙则含糖量更高,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抢救不及时还有生命危险。老人、小孩不宜多吃,如果一定要吃尽量选择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粮、薯类的粽子和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吃时要细嚼慢咽,便于消化。
(杨超 大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