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想大解放助推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
——访开平区委书记和春军
□李志全宋小婕李响
专稿 “开平以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抓手,力争在发展上实现新的突破。具体来讲,创区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抓住这个机遇,开平的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将会实现一次大的跨越。”近日,开平区委书记和春军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告诉记者。
开平高新区始建于2002年,借助园区模式,迅速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2007年被市政府命名为“唐山现代装备制造工业区”,2011年成为首批省级工业聚集区,2012年又成功晋升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唐山园区建设四大板块之一。
经过10余年的发展,开平高新区已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谈到创区工作,和春军表示:“当前,开平高新区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既是市委、市政府交给开平的重要任务,也是开平转型升级,加速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更是对开平干部群众的严峻挑战和考验。作为城市中心区,开平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空间优势、产业优势和后发优势,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着手建设,2014年开始申报,2015年完善提高,2016年底前创建成功。”
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先进地区的发展理念,寻求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金钥匙,5月11日至17日,开平组织区四大班子、各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书记、区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部分企业家等60余人赴烟台市集中学习考察。
“深受震动,收获很大。”提起此次烟台之行,区委书记和春军感触颇深,“烟台市推进开发区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发展成果和发展气势都带给我们以心灵上的震撼,理念上的冲击。让我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看到了差距,也坚定了我们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信心。我们已将烟台市的牟平区确定为我区对标学习赶超单位。我们一定努力在改革开放、创新驱动上加倍努力,加速崛起,赶超跨越!”和春军的话语中始终透露着坚定与自信。
和春军还告诉记者,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平铆足了劲儿,将在六个方面的工作中狠下功夫。一是着力在解放思想上狠下功夫。引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打破传统惯性思维,努力把谋划工作的过程变为思想解放的过程。同时,引导本土企业转型升级上项目,上市融资快发展,在开平创区的大背景下寻求自身发展。二是着力在提高承载能力上狠下功夫。围绕产业区、商贸物流区、现代商务区“三大版块”,对开发区各项规划等进行修订、调整、完善和提高。重点从道路、供电、供水、供气等配套设施建设入手,按照“八通一平”的标准,不断创优开发区的“硬环境”。三是着力在开放招商上狠下功夫。在产业链关键环节抓招商、引项目,着力培育关联度高、竞争力强、具有倍增效应的产业集群。同时,把6月份确定为“开放招商月”,四大班子全员上阵,丰富招商形式,切实提高招商实效。四是着力在项目建设上狠下功夫。大力发扬“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从引进、建设、投产、达效全程服务,咬定项目不放松。为引进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坚决杜绝人为设置障碍、贻误项目建设的现象。五是着力在优化环境上狠下功夫。围绕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做文章,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重点治理城乡、用地、生产、大气、社会、服务六大环境,确保项目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六是着力在建强队伍上狠下功夫。教育广大干部坚持以开发区创建为己任,着力破解难题,切实提高创新力。同时,注重培养年轻、具有专业技术、干事能力强的人才队伍,为创区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支撑。
“‘跻身国家队、打造增长极’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发区建成后,预计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财政收入将比现在翻一翻。可以说,这个总面积58平方公里的区域承载着开平经济社会发展的希望与梦想,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我们开平人的‘中国梦’”。和春军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