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女生与韩国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 成为云南首例为国外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云南省分库第7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张孝微是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系2011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她于2011年12月自愿报名入库,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云南分库的一名志愿捐献者。2012年10月15日与韩国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经高分、体检均合格,根据患者的移植时间,于2013年1月17--18日在北京解放军空军总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1月20日,张孝微回到昆明,接受了云南省红十字会为她颁发的证书。

回顾捐献的整个过程,张孝微表示:“虽然受了些皮肉之苦,但整个过程还是顺利的,共采集干细胞混悬液193毫升,整个捐献过程在省分库和丽江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完成。”亲身体验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她认为,作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必须具备两个心:“一个是爱心,我们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是救人生命的,干细胞移植是拯救白血病患者最有效的方法,责任重大。二是信心,干细胞采集工作目前已开展得非常成功,技术成熟,不会影响捐献者的身体健康。”


经过捐献,张孝微了解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过程及采集方法,并积极把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相关知识与意义传递给更多人。她说,捐献造血干细胞过程与献血一样简单,捐献过程既没有痛苦也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更不会影响捐献者的免疫和造血功能。而且,这样的公益行为对白血病患者来说,是重获生命与健康的希望,每位捐献者的每一份爱心都会为一个生命垂危的患者燃起希望之火,都可能为一个家庭带来光明。
这次“为他人延续生命的经历”让张孝微成长了不少,也让她真切地体会到了幸福的含义,看到自己的善举能为他人带来生存的希望,她感慨不已:“幸福就是一种快乐的感觉,这种感觉需要在付出中得以体验。假如我的造血干细胞能在韩国大哥哥的体内存活下来,那么在遥远的地方就会有一个人,他的血管里流淌着和我一样的血,和我一样健康的活着,那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多么令人幸福的事情!”
5月24日下午15:00,丽江市红十字会在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举行了云南省首例涉外捐献志愿者表彰会。丽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张卫国、学院尤仁林院长、学院党委苏志昆副书记、丽江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李渝丽、中共丽江市委宣传部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张彪、市红十字会副会长李建荣、市教育局副局长李淑芳、共青团丽江市委副书记刘宁华、丽江市中心血站副站长王建庚、红十字爱心企业、丽江红谷皮具公司总经理谢晓东、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张孝微、市红十字会志愿者代表及学院各班团组织、学生会干部,学院团委爱心社全体成员共计400余人参加了表彰会。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学生张孝微被评为“2012年云南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并被授予 “红十字优秀志愿者”称号。

尤仁林院长发表讲话:“张孝微精神是学院长期以来建设精神力量所取得的结果,也是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的真实体现,同时也是丽江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坚持不懈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结果。在丽江大力建设国家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张孝微的精神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我们的任务是要将这种精神传递到学院每一个角落,每一位师生,让它转化为高尚的社会风尚和我们广大青年学生的自觉行动,为构建和谐旅院、和谐丽江和和谐社会发挥着更加积极的作用。通过对张孝微志愿精神的弘扬,我们号召全院的师生向张孝微同学学习,向我们身边优秀的典型学习,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者活动和人道主义救助活动,为广大青年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让更多青年成为现代精神文明和优秀的道德风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我们坚信,在我们持之以恒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梦、彩云梦、学子梦一定会照进现实的土壤,开花结果,梦想成真。”
“我想用自己参与红十字志愿服务的亲身经历郑重地告诉大家,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捐献者来说是无损健康、拯救生命的大事。希望我们大家携起手来,积极参与红十字志愿服务!让我们一起在‘我奉献,我快乐’中进步成长!” 张孝微在谈及捐献感言时向全院师生发出了倡议。
5月30日晚,“我的中国梦”第三届云南省高校文化节暨大学生、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颁奖仪式在云南大学举行,我院11级信科系张孝微同学被授予“2012年度人物”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