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唐山向日葵公益联盟:彰显年轻人爱的力量(图)
发布时间:2013/6/17 20:35:33 | 人感兴趣

爱不仅仅是付出,而是一股需要坚持和传承的力量……

向日葵公益联盟:彰显年轻人爱的力量

  专稿 爱心一直是唐山的一张名片。涅槃重生后,感恩、博爱早已深深地根植于这座城市的血脉之中。在不断涌现的爱心社团、公益组织中,尤以年轻新鲜的血液引人注目。其中由80后、90后年轻人组成的向日葵公益联盟,自去年6月份成立以来,一年的时间,便由一开始的十几个核心成员发展到了400多人。

  可如何才能让这种自发的公益团体走得更长远?如何面对方方面面的质疑声?如何规避来自外界的不信任感?诸多的问题伴随着联盟的发展,也考验着这群热心公益的年轻人。

  80后、90后成员:

  做公益在年轻人中已形成一种风潮

  一个周末,记者跟随向日葵志愿者们来到其举办环保宣传活动的南湖公园。

  十几个不同年龄的小朋友正围成一圈,坐在志愿者提供的10平米见方的画布上,兴致勃勃地描画心中环保的景象。模拟垃圾分类,现场制作环保肥皂等等,参加的小朋友和家长们沉醉其中。

  80后家长余晓军和何宁在了解了向日葵的活动宗旨和范围后,从志愿者手中要走了向日葵联盟的QQ群号:52105368。“我们早就想做公益,却苦于找不到适合的组织。其实做公益在唐山的年轻人中已形成一种风潮,也有许多公益组织出现,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公益组织。”

  “我们这个公益组织以80后、90后的年轻人为主,所以活动往往不拘泥于形式,包括来南湖捡垃圾、个人闲置物品爱心义卖、旧衣捐赠、救助流浪动物、关爱孤独症儿童、母亲节鲜花活动等等。”手拿活动宣传单不断发放的志愿者唐颖介绍说,“我是联盟的老成员之一。最初只有十几个人现在已经发展到400多人,每次活动大概都有三四十人参加。让我们做你的小太阳是联盟的口号,联盟成立的初衷就是想召集大家的力量,一起来传递我们的爱和温暖。”

  出发点受质疑:

  “你是不是因为太无聊了,才来做公益活动?”

  为了这一天的公益活动,志愿者钟奕曾满怀热忱地跑遍附近的小学,但几乎所有学校的接待人员都问了同一个问题,那就是“你们这么做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最后只有一家学校的接待人员给我们留了手机号,其他学校的接待人员连个人的联系方法都不愿意留。”

  钟奕说,有时这种质疑也来自亲朋,“有要好的同事问我,你是不是因为太无聊了,才来做公益。你们那些个活动,到底能起多大作用?能影响谁啊?放着钱不挣,觉不睡,吃饱了撑的。”

  “不理解公益活动的人,我也不会拉他们来参加公益活动。”钟奕说,现在每个月他们都会组织到南湖捡垃圾,“别看我是唐山人,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徒步把南湖走下来,其中捡的最多的是烟头,我们二三十人走一圈下来,每个人都能把手里的垃圾袋装满。这个过程中,许多家长和孩子看到我们这么辛苦,都会自觉地帮忙。做公益要从身边事做起,要相信点滴的改变。”

  “现场有没有家长愿意充当志愿者的?妈,你先帮忙举一下小朋友的画。”现场的志愿者人手不够,夏妍拉来了自己弟弟和妈妈。

  “我对闺女说,你一个女孩每天打两份工,生活压力够大了,还要再忙活公益,咱们家的地下室都被你拿出来当成捐赠旧衣物的仓库了。一些经济条件比你好很多的人也没见人家出来做公益。”夏妍的妈妈对记者说。

  “其实做公益收获的那种充实和快乐是亲情、友情、爱情所代替不了的,更不能用经济价值来衡量。我算不上有钱又有闲,但和孤独症儿童在一起时,他们也会让你亲亲抱抱,那个时刻我觉得我所做的一切都值得。”夏妍说。

  以后的路怎么走:

  要想把公益做得长久,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经济问题

  母亲节的那次活动,联盟里14个管理层人员每人均摊了100元,作为启动活动的基金。“那天,我们买了200朵玫瑰送给母亲们。但要想把公益做得长久,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经济问题,所有的活动经费只靠大家摊钱,恐怕不是长久之计。”志愿者刘威告诉记者,“有商家提供经费为我们捡垃圾的活动购买用具。我们把所有活动花费的票据都拍了照片发到网上公开,而且请了专业会计帮我们做账,并把账目也公开放到网上,供大家监督。”

  “也许每个人来做公益活动的理由不同,但重要的是,要相信点滴的改变,相信自己的力量。”唐颖对记者说,“让我们来做你的小太阳,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理解加入我们,也希望让大家感受到来自这个集体的一种温暖与友好。”

  记者手记:

  见过向日葵花海的人,一定会迷恋那里散发出来的朝气。多年前曾置身于北京近郊一处向日葵花海,不及半腰高的一丛丛向日葵,根虽生在土里,却昂扬着拼命追逐阳光。

  第一次辗转联系到向日葵公益的团长薇薇,却因为我的原因让采访没能成行。

  “没关系,采访要注意安全,保重身体,不要太拼命哦。”加上了一个笑脸符号的短信,是她留给我这个未曾谋面的陌生人的温暖。

  时隔一月有余,我再次打通她的手机,“薇薇啊,我……”电话那头却传来哭泣声,“对不起,我是薇薇的妈妈,薇薇因为车祸,在5月8日去世了。”

  你曾对我说,一直善良,就会幸福。

  我相信。

  我相信即使在天堂里,你也会是那株最美丽的向日葵。

  你定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去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陪伴孩子,在南湖捡垃圾,收留流浪动物……

  你热爱生活,爱旅行爱摄影……

  薇薇,你的家人希望25岁的你能安静地离开。

  所以,我便只能在这里,默默地对终生热爱公益的你说:向日葵的葵籽一旦在心里种下,便有了生命力,开出向日葵花海的时候不会太远。

  本报记者 闫妍 摄影 张立武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2 12:23:26,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