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金钰:骑游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群”
专稿 今年62岁的市老年体协骑游队副队长郑金钰,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说,没想到加入骑游队后,才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志同道合的“群”。
郑金钰2008年下半年退休后,经朋友介绍加入了骑游队,他感到与队中这些同龄人特别投缘,大家在一起,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开阔了视野。在周边锻炼时,他每天要骑行约80公里。由于经常到井下工作,他曾患上关节炎,刮风下雨天明显感觉到关节酸胀、腰部沉重,经过几年骑游锻炼,这些毛病均一扫而光,体重也一直保持在60多公斤。
经过多次近距离锻炼后,他开始与骑友们远征。2009年初,他与骑友们开始了“环渤海”之行,从丹东到大连,然后坐船到达威海,沿烟台一线的环海公路骑行,一路上交通便利、景点众多,可谓美不胜收。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的体力明显不如其他队员,拖了大家的后腿,但大家丝毫没有责怪他,一路互相帮助。这次他们骑行了2000公里,历时20多天。
第二次远征在2010年上半年,他与骑友们沿205国道经天津、沧州到达温州、宁波、福州、厦门、珠海,把自行车存好后,随团进入港澳旅游,又从广州乘船到海口,骑车游览了海口、三亚等地,骑行距离约4400公里,用了两个月零三天。
2010年6月,他与其他5名骑友赶在夏至到达我国最北端的漠河去看北极光。他们在内蒙古境内的乌鲁布铁镇的猎人村打听路时,碰到一位老人,他告诉他们,再往前走,在天黑之前无法到达旅店,并邀请他们到他家住宿。他们6个人全部住到了这位老人的家里,老人让他们住卧室,自己与家人住到了客厅,还到10多公里外的地方为他们买食品。回唐山后,骑友们把合影照片给老人邮过去,而老人也把家乡的松子、蕨菜等特产邮过来。去年,老人带儿子到北京看病路过唐山,他们一群人到车站去接,请老人吃饭,又给他买好了到北京的车票。
郑金钰非常自豪地对记者说:“退休后我没去过医院,医保卡基本没用过。”
记者 杨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