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唐山:丰润古稀老人写村志30万字励后人
发布时间:2013/6/18 9:11:45 | 人感兴趣

古稀老人写村志 30万字励后人

  专稿 日前,一部30万字的《板桥村志》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成为丰润区第一部由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村志。该村志的主编就是丰润区银城铺镇板桥村古稀老人于光宇。

  今年已经75岁高龄的于光宇,自幼喜爱文学创作。1998年退休后,老人参与组建了板桥村“蜜蜂园”诗社,并担任社长。在他的精心组织下,板桥村写诗创作蔚然成风。“板桥村历史悠久,在明朝由山东迁入,始称义丰驿(即板桥村),后设板桥镇辖周边27个屯,1948年正式复名为板桥村,已经有500多年历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仁人志士。新中国成立后,板桥村更是走在了新农村建设的前面,经济发展、生活富足、民风纯朴……”回顾板桥村不平凡的发展史,于光宇老人如数家珍,逐渐萌生了编写村志的想法。

  说干就干。于光宇利用闲暇时间,对村里29个姓氏分布、溯源、续表等进行了详细地统计和记录,为村志编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初,在村两委的鼎力支持下,于光宇开始主持编写《板桥村志》。“著史须以事实为准,不能以个人好恶而隐匿真相。”西汉司马迁写《史记》的求真精神,时刻激励着老人。为掌握每一个时期、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事件的详细情况,于光宇走遍了村里的各个角落,详细座谈走访了200余人。对于已经搬出板桥村的知情人,他还要去亲自拜访,有时一出门就是一整天。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他坚持白天走访,夜间写稿,经常写到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村志手稿基本完成。

  于光宇编写村志的义举,感动了许多人,大家纷纷为村志编写贡献微薄之力。在区统计局任职的王海平和大学生村官闫洪影,利用业余时间将手稿录入电脑打印成册;村两委先后3次组织召开评稿会,集中党员和村民代表智慧提出意见和建议;村里走出的领导干部于光辉专门邀请专业人士对村志进行认真修改,搭建起总体结构;丰润区志责任编辑李长华先后7次对村志逐字逐句修改;鼎金钢铁、唐城钢铁两家企业,分别捐资1万元和0.5万元,作为村志出版经费。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由于光宇主持编写的《板桥村志》正式出版发行。这本村志共30万字,采用章、节、目体式结构,坚持横排门类、纵述史实,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述了板桥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历史,记录了板桥村的自然与民情风俗,介绍了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这部村志是板桥村发展、变迁的历史见证,所记的村情、村事和人物让村民感到亲近、亲切,较好地发挥了资治、存史、教化的作用。于光宇老人的倾情付出,真是为村里办了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呀!”手捧村志,村党支部书记阮继凤动情地说。□李永合 程毅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2 12:39:58,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