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大力实施“气化唐山”工程
目前可日均提供最大燃气量5304万立方米,到2015年中心城区、县区建成区居民集中气化率达100%
(谢景瑚、蒋斌、李响)为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改善和保护环境,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我市将大力实施“气化唐山”工程,推行天然气替代燃煤,为加快推进“沿海强市、美丽唐山”建设提供保障。
目前,我市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和加快升级阶段,能源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天然气是优质高效清洁的低碳能源,大力推行天然气替代燃煤,提升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是保证我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转型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改善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据初步调查和测算,到2015年、2020年,全市天然气潜在需求量分别为每日4373万立方米和5260万立方米,为2012年的126.4%和152.0%。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市可用燃气资源最大可达日均5304万立方米,可实现供需平衡。
按照“气化唐山”工程目标,到2015年,我市中心城区、县区建成区居民集中气化率达到100%;中心城区、县区建成区燃煤锅炉燃气化改造率10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使用燃气为主要燃料,比2012年增长一倍。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使用燃气为主要燃料。
为加快“气化唐山”工程实施步伐,我市抓紧编制“气化唐山”发展规划,重点领域主要为城市燃气、工业燃气、分布式能源和天然气冷热电多联产、天然气代煤、天然气化工等。加快天然气输配等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建设全市天然气主干管网,加大对现有主干管网的整合,纳入全市统一系统。积极完善天然气工程投融资机制。坚持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采取多种投资建设和经营形式,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统筹车用加气站的规划建设。选择区域干线公路试点布局建设CNG、LNG加气站,供应燃气车辆、偏远乡镇居民和企业、重点园区用气。多方式解决农村地区“气化”。推进天然气进村入户,推广沼气、秸秆气化等新能源,合理布局液化石油气换气站,推广使用石油液化气,使天然气与户用沼气、集中供气系统共同构成农村清洁能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