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书记大情怀
—记丰润区杨官林镇才庄村党支部书记丁仕怀
专稿(刘贺来 李永合) 平坦的水泥路直通各家各户,街道两侧绿树成荫、鲜花烂漫,老人、孩子在村民广场上惬意地休闲健身,花卉大棚让村民踏上致富路……初夏时节,一幅幸福宜居的新农村优美画卷在丰润区杨官林镇才庄村尽情舒展开来。
一个只有416口人的小村,从昔日脏乱差、贫穷落后的移民村,到如今远近闻名的模范村、样板村,浸透着村党支部书记丁仕怀的无私付出和辛勤汗水。他用一个共产党人的责任和担当,正引领着才庄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华丽转身。
村民们说:“丁仕怀,名如其人。小村书记大情怀!”
不负众望担大任
丁仕怀,是才庄村公认的大能人。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他从19岁开始便走出农村,在钢铁行业里摸爬滚打。河南、山东,甚至越南都留下他奋斗的足迹。敬业奉献、勤奋好学的品质,让丁仕怀逐渐成为钢铁行业经营和管理的精英。由此,他受聘于金航钢铁公司任副总,主抓企业生产,年薪相当可观。
家也搬到了城里,自己的小日子过得幸福和美。但他却时刻牵挂着曾朝夕相处的乡亲们。在自己任职的企业,为乡亲们找到了50余个就业岗位。
2005年冬季,才庄村东低压线路无钱修缮,100多亩小麦陷入无法浇返青水的窘境。已经拆借无门的村两委干部,在老书记才明旭的带领下,叩开了金航钢铁公司的大门,求助于丁仕怀。公司董事长于景利被深深感动,当即替丁仕怀出资3万元,帮助村里解决了燃眉之急。
2006年1月,新一届村两委换届正式启动。而此时的才庄,环境差、人心散、发展慢,选一个有能力的带头人刻不容缓。
才明旭带着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再次来到了金航钢铁公司,“仕怀,你是一名党员。你的为人没得挑。希望你能站出来竞选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大伙儿共建美好家园!”
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大家连续往返了至少8次。面对一双双期待和信任的目光,丁仕怀再也沉不住气了,他找到了公司董事长于景利,提出了辞职回乡的请求。“你去吧,我支持你。企业虽然少了个顶梁柱,但才庄村却多了个主心骨儿,值得。村里有困难,吱一声!”于景利握住丁仕怀的手,依依不舍中充满了鼓励和支持。
在随后进行的换届选举中,45岁的丁仕怀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至此,正式开启了他由企业副总到村官角色转变的人生之旅。
一心为民办实事
乡亲们的期待和信任,给了丁仕怀最大的精神动力。
上任伊始,他郑重承诺:“我当村干部,不为名,不为利。就是要把大伙儿关心的难题一一解决好。”
有诺必践,是丁仕怀做人、干工作的一贯准则。
村民中心破旧不堪,没有一件像样的办公桌椅,院里的草足有一人高,不用说村干部办公,就连村民都不愿意来。改善办公条件,最需要的就是资金,而村集体一分钱都没有。2006年上半年,丁仕怀个人筹集资金18万元,将村民中心改造一新。
解决“出行难”是村民们的多年期盼。而7条主街、1740延长米的道路,需要硬化资金130多万元。在获得重点工程占地补偿款的基础上,丁仕怀主动争取上级部门支持,终于将资金筹措到位。
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春节前,正当丁仕怀踌躇满志筹备修路工程时,二儿子因工伤不幸去世,这给了他重重一击。但乡亲们渴求的目光,开工在即的修路工程,又让他毅然从“失子之痛”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村里修道,要让乡亲们自己当家!”丁仕怀的倡议,得到村两委、全体党员和村民们的一致拥护。大家公推3名村民担任采料员,3名村民担任质量督导员,租用施工设备自己动手修路。2010年4月6日,在料峭春寒中,才庄道路硬化正式开始。丁仕怀身先士足,带领两委干部昼夜奋战在施工一线。深受感动的村民,也纷纷义务出工出力,仅此一项就节省开支十几万元。
6月15日,在村民们的欢呼声中,才庄村村街道路硬化工程正式竣工通车。丁仕怀高尚的人格魅力,也因此赢得上级部门和村民的广泛认可。
他千方百计争取移民部门支持,为村里耕地全部铺设了地下供水管道,解决了浇水难题。在街道两侧栽植月季3000多株,美化了居住环境。借乘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的东风,2012年在市委组织部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累计筹资200多万元,新上了变压器、更换了村里的线路,解决了村发展中存在的电力不足问题;新打一眼301.5米的深水井,解决了村民饮水难题;先后翻修了南北主街,延伸了450米连村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高标准建设了村卫生室,解决了村民就医问题;购置了远程教育和文化娱乐专业设备,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
才庄村的变化,让村民真正体会到了丁仕怀为村谋利、为民谋福的一颗赤子之心。现在,村里上访闹事的没了,互帮互助、孝敬父母的多了,村风民风更加和谐。“在才庄居住,跟城里没啥两样。这都是丁书记给咱带来的福哇!”七旬老人丁仕珍动情地说。
科学发展谋富路
大田作物和劳动输出是才庄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收入不高。为村民闯出一条致富路,成为丁仕怀的最大梦想。
2012年,通过外出考察,在市委组织部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村里确定发展大棚花卉种植产业。而建一个棚需要资金5万多元,这让之前跃跃欲试的村民望而却步。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深谙此理的丁仕怀,第一个带头报名领建花卉大棚。在他的影响下,村干部和村民们纷纷报名。在市委组织部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每个大棚补助4万元。入冬前,10个花卉大棚在村西拔地而起。
今年3月9日,由云南昆明引进的非洲菊幼苗正式移栽入棚。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呵护,从5月中旬开始,不同颜色的菊花陆续绽放。“这花主要用作鲜切花,还有专门客户来订购,一个棚一年收入2万块钱没问题。”站在自家花卉大棚里,丁仕怀喜滋滋地介绍说。
然而,10个花卉大棚辐射面毕竟小了点儿。为了让更多村民致富,他又有了新的打算。
受全国文明村滦南县李营村成功经验启发,从今年3月初开始,丁仕怀拿出自己400万元积蓄,在村东流转土地140亩,建起了高标准蔬菜种植基地。丁仕怀一心为民的情怀,深深感动了李营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刚。为帮助丁仕怀,李志刚把李营村的技术专家派到了才庄。
现在,丁仕怀更忙碌了。每天,不仅要处理村里的大事小情,还要奔走在花卉大棚和蔬菜大棚基地之间,甚至连口水都顾不上喝。但他,却乐此不疲。
“我们将以蔬菜基地为平台,建设专门的蔬菜专业合作社。采取承包、以地入股等方式,吸引村民入社‘抱团’发展。我们的目标是,瞄准东北和京、津市场,发展适宜餐桌的绿色、无公害棚菜品种,注册品牌、提高质量、开拓市场,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谈起蔬菜基地发展设想,丁仕怀话语坚定。
“居住舒适、出行顺畅、致富有道、村风和谐。”丁仕怀用一名共产党员的倾情付出,不仅让才庄由后进村一跃成为令人艳羡的先进村,更赢得了各级领导的赞誉和全体村民的拥护。他已连续三届全票当选才庄村党支部书记。
回顾自己走过的艰辛之路,丁仕怀感慨万千。看着即将建成的22个蔬菜大棚,他更是信心满怀,要用自己的情和爱,带领乡亲们朝着富裕、文明的目标大步前行。